美文网首页
印象布拉格(二)

印象布拉格(二)

作者: 小哥阿民 | 来源:发表于2024-10-06 16:41 被阅读0次

去布拉格看什么?不论是谁,都能看到他想看的,比如列侬墙,虽然远不如柏林的墙长,更无法匹敌万里长城的墙,但在一个特殊年代,它是呐喊。而此时,在这个喧嚣的城市,这个地方,游客只是三三两两。一个老头牵着小狗走过,人和狗,都不曾抬起头来看它一眼。

但去卡夫卡展览馆的人就会多一些,虽然远不如去布拉格广场的人多,我想,毕竟能读懂卡夫卡的人不会太多。我读过卡夫卡不少的书,因此我来,虽然也有读不懂的,也许是精神膜拜。最容易读懂的是他的代表作《变型记》,读时压抑万分,这是我唯一读过不想再读的名著。其实卡夫卡的作品都很压抑,就像这个昏暗的展览馆,也许也正因为压抑,才引来不少人来。我不知这些游客是否都读过他的书,也许跟我一样,都有精神强迫症。

来到展览馆,它还没开放,就和夫人进入一旁雅致的咖啡馆,点了两杯拿铁,价钱合新币是九块多,比新加坡还贵。坐在窗口可以看到展览馆,这是一排约三十米长,二层,有着红瓦片的人字顶建筑,很像仓库,只是中间的玻璃门上贴有卡夫卡大大的照片,年轻时的模样。哦,其实卡夫卡不曾老过,他只活了四十一岁。

喝过咖啡,就和夫人进展览馆。两张票共二十四新币,从一楼到二楼,一圈下来不到五分钟。当然我俩并没有走一圈就走,得对得起这个票钱。展览馆内非常昏暗,是特意营造的,就像卡夫卡昏暗的世界。展览馆里多是和卡夫卡相关的照片,还有他留下的手稿。有两个地方还在放映循环的默片,记述着在卡夫卡时代的布拉格。卡夫卡死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因此这部影片也有一百多年了。黑白的影片记录了当时的布拉格,我看到了那时的有轨电车,不比现在的破旧多少,驶在与现在相同的道路上,在相同的楼群里穿梭。相同的店面和相同的人潮,怎么在一百多年前,布拉格就有那么多的人。只是那些店面早已换了老板,那时的人也早已不存在,一切物是人非。看了影片才知道,原来布拉格从来就有很多人,跟旅游局毫不相干,更不干蔡依林什么事,何况这里也没什么亚洲人。布拉格长长的街巷一如从前,我仿佛看到《审判》中的K穿过一条条街巷,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要在这里苦苦寻找。K的死是莫名的,卡夫卡的生活也是莫名的。来到这里的人,是否也是莫名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布拉格(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xm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