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致教师》有感

读《致教师》有感

作者: 李申霞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08:35 被阅读0次

 

        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发人深省,之中问题与话题,哪一个都逃不出教育与生活的庸常。就像擦亮星星上的灰尘一样,朱先生以他的文字不断擦亮“教师”二字。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与“完整”,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那么,“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在他看来,教师是教室的国王,教师的胸怀决定着一间教室的大小。因为,凡能发光的人,必定在内心燃烧了自己。在他眼里,读书是寻求心灵的自由,备课就是精神的体操,交友就是与“未来的自己为伍”;“大音希声是行动的回响”;“创造的起点是问号”,“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空气穿过针孔时,比穿过山谷更有快感”……

        打开《致教师》,随处都是这种美妙的文字,回应着每一个平凡而碎细的教育命题。你以为这只是“观念与说法”的修辞美化吗?显然不。它们都是“幸福与完整”之教育生活所赋予的生命之神光。在这些因“问”而来的言说里,充满着朱先生对一线教师生活、生命与生涯的深切关怀与美丽成全,同时也成全了他自己的幸福人生。希望这些人生教育哲理伴我同行,支持我成长进步。

相关文章

  • 七律.做幸福教师

    七律·做幸福教师 ——读《致教师》有感 ...

  • 乐于做教师 — —读《致教师》有感

    乐于做教师 ———读《致教师》有感 不管出于一种什么初衷...

  •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致教师》有感 昨天。我读了朱永新教授《致教师》一书。当读到《教师的幸福从哪...

  • 读后感

    面朝花海 佛系自来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近来...

  • 做最好的自己

    ——读《致教师》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反反复复读了几遍,其中的很多内容都...

  • 读《致教师》有感

    最近,我一直在读朱永新老师写的《致教师》这本书。细读之下,感觉它跟《新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致教师》...

  • 读《致教师》有感

    暑假,读了《致教师》这本书,朱永新教授说:“长期以来,我们教师观多少是有些问题的。其实,我们一直强调教师要做一...

  • 读《致教师》有感

    七月的天空透蓝,高悬的太阳通红似火,晒的大地仿佛都要融化了,云彩都似乎受不住酷热,悄悄地躲得无影无踪,街道两旁...

  • 读《致教师》有感

    酒后镇和乐小学 马庆云 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一位慈祥的长...

  • 读《致教师》有感

    和乐小学 张晓娜 回顾自己工作后的读书经历,除了一些不得不读的教育参考书外,自己好像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致教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y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