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旧历甲午。在这一年份发生了许多大事儿——
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在战争中,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1月7日,清政府打算拨出3000万两银子专款,为慈禧太后举办盛大的60岁庆寿典礼;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像发了疯似的,想尽法子去捞钱,以便给这位“老佛爷”送上一份厚礼。
这年春,津榆铁路通车。这是唐胥铁路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大规模扩展,向南展至天津,向北经林西、古冶、滦州展至山海关(又称榆关)全长127公里,后成为京奉铁路的一个组成部分。铁路与蒸汽机车,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标志,越来越成为了封建没落王朝的顽强对立面。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中国国民党前身),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其宗旨,擂响“推翻帝制”的战鼓。
这一年,孙中山28岁,他开始重新打量这个已形如“漏船破屋”的大清国。
赴津上书李鸿章
1894年1月至2月间,春寒料峭、淫雨纷飞。正在澳门、广州行医的孙中山,丢下他在的东西药局,悄悄回到翠亨村自己家中,闭门十多天,埋头写了八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此时的孙中山,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并称“反清四大寇”,他们彼此志趣相同,抱负一致,立誓“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孙中山则以行医为掩护,活跃在广东地界,受影响者达20多人。后来他们都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
1894:孙中山来唐山的前前后后(一)上书李鸿章,“自上而下”变革图强,是孙中山当初选择的最直接的途径:李鸿章不是担任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军政大权的汉族重臣么?他不是经营“自强求富”的洋务、海军三十多年么?他不是自己的母校—香港西医书院的赞助人么?记得毕业典礼时,老师康德黎博士,不是称赞他为“中国之俾斯麦”么?如果李鸿章能听取我的意见,玉成其志,也未尝不可以挽救贫弱的中国。
然而要会晤李鸿章,对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方医生来说,决非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孙中山通过几道关系拿到了给盛宣怀的“引荐信”,盼望能由盛宣怀推荐达到会晤李鸿章目的。孙中山知道,盛宣怀1870年即入李鸿章幕,深得李的信任。估计若能得到盛宣怀推荐,见他该有几成把握。
1894年春夏间,孙中山从广州乘轮船前往上海。与之同行的是少年时代同村好友陆皓东。
在上海,他们果然拿到了给盛宣怀的手书。为了慎重起见,孙、陆二人还特地拜访了广东同乡、《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和另一位维新思想家王滔。
1894:孙中山来唐山的前前后后(一)郑观应,为当时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1891年自请盛宣怀举荐,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开平煤矿“粤局总办”,负责购地建厂、填筑码头,在此期间写作的《盛世危言》。第二年李鸿章再度委任其为招商帮办。郑观应与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交往甚笃,又是姻亲,且是参加创建开平煤矿股东之一。1881年他与唐廷枢等人又一起集资13万两,合办过天津塘沽耕植畜牧公司。郑、王二人见到孙中山有此宏大抱负,和他们主张的维新改良思想不谋而合,与其说让孙中山这个时候单打独斗地推动中国发展的某种进程,还不如维新派联合孙中山,一起搞一次上书活动。于是他们为《上李鸿章书》作了精心润色。全文洋洋洒洒数千字,文中的这些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夫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四者既得,然后修我政理,宏我规模,治我军实,保我藩邦,欧洲其能匹哉!”看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孙中山整个“四大纲”都在《盛世危言》的序中,语言都一样,具体内容跟《盛世危言》一致的就更多了。史学家认为,孙中山的这篇上书是深得《盛世危言》影响的。
1894:孙中山来唐山的前前后后(一)孙中山与比他年长24岁的郑观应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二人有彻夜长谈。又得知,郑观应与盛宣怀关系很好,他到开平煤矿任粤局总办就是盛宣怀向李鸿章推荐。孙中山便请郑再另写一封书信向盛宣怀推荐自己,郑观应一口答应。郑观应在请其引荐信中称,孙中山“留心西学,有志农桑生植之要术,欲游历法国,讲求养蚕之法;及游历西北各省,履勘荒旷之区,招人开垦,免致华工受困于外洋。其志不可谓不高……兹欲北游津门,上书傅相,一白其胸中素蕴。”可见郑观应对同乡青年孙中山的赏识和希望。陈少白在所著《兴中会革命史要》中这样写道:“孙先生到了上海,找着了一个香山人,就是著《盛世危言》的郑观应(字陶斋),托他想方法见李鸿章。所以孙先生在陶斋家里一见如故,就把他那篇大文章同王韬商量起来,王韬也重新替他加以修正。”
6月下旬,孙中山与陆皓东乘轮船到达天津港。恰逢盛宣怀在津,第二天就要去北京。孙中山暗暗庆幸自己来得及时。盛宣怀见有郑观应的信件,阅完脸上还是露出笑容,并表示保证转达,争取让中堂大人尽早接见。
就这样,孙中山和陆皓东在天津住了下来。可谁成想一住就是一个月不见动静。再去找盛宣怀,盛也不见了。有一种说法,孙中山的大文章送到李鸿章那里,李看了一眼扔在桌头,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心血来潮罢了,不值得一看……不过据陈少白说,后来李鸿章还是不屑地甩给一句话:“等打完了仗再说吧。”
无奈,二人怀着极其失望的心情去了北京,“以窥清廷之虚实”。在那儿亲眼目睹了京师的腐败现象,两人感慨万端,他们“窥”到了京城“政治之龌龊,百倍于广州”。孙中山于1897年3月1日在《双周论坛》上发表的《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记:“正在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我在天津,看到他(李鸿章)发财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各级文武官员来请求任命,就在他们的呈文到达李鸿章以前,他们必须支付大量的贿赂给李的随员。”甲午战争爆发前夜,国家危在旦夕,而清政府却热衷于筹备慈禧太后的“六旬庆典”,清政府不惜动用饷需和边防军费、挪用铁路工程经费,加之向各省及京内各衙门摊派强征,共计五百九十万两白银,专供她挥霍。有人实在看不下眼,要求大战在即,应停办“景点”工程,慈禧大怒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这些都让孙中山看在眼里,他逐渐认清:幻想上书李鸿章变革图强,一展其经世之才,恐形同白日做梦!
1894:孙中山来唐山的前前后后(一)上书改良的梦幻破灭了,陆皓东几近失望,觉得白跑了一趟。孙中山也十分惆怅苦闷:他那凝聚无数心血的上书长信岂不成了一叠废纸,一腔的“经世之才”不啻被泼了一盆冷水。
1894年7月25日,日舰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的海面击沉清政府运载援兵赴朝的英船“高升号”,清军700余人丧生。29日,日军攻击牙山东北成欢驿清军,清军败走,牙山失陷。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
1894:孙中山来唐山的前前后后(一)就在这苦等音讯的时候,孙中山偕陆皓东悄悄地乘火车从天津来到唐山。1893 年陆皓东等人合资在顺德创办兴利蚕子公司,以改良蚕种相号召,孙中山为该公司书写了“兴创自我,利归于农”的对联。此次来唐山,他们就以作蚕子生意身份掩饰其真实目的。
年仅28岁的孙中山究竟为何而来?他会有怎样的收获,请明天继续关注《1894:孙中山来开滦的前前后后(二)》
(原创:黑色长河/2015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