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已累计突破30亿大关。我看完流浪地球,有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觉,酝酿三日有余,才知这种“情”起自我的中国心。
电影中国元素密集,撞击我的中国心。
从影片制作来看,导演将中国传统元素密集呈现在影片中,如窗花,舞龙舞狮,捏泥人等,配音都是非常字正方圆的普通话,特别是春节十二响的设置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即使是人类末日,中国人依然热热闹闹地过春节。
从影片剧情来看,带着地球流浪,体现了浓浓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导演郭帆曾带着《流浪地球》寻求合作,对方问“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时,你们中国人跑路还要带着地球?”导演回答:“因为买了房子,房价太贵啊!”
这句玩笑话背后是专属于东方文化的一种家园、土地情结,对“故土”的眷恋!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入“土“为安、守”土“有责,中国人深爱脚下这片黄土,安土重迁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
面对洪水,西方人选择“诺亚方舟”式的逃离,中国人则选择“治水”守家,从大禹治水到中国大运河,中国治水故事数不胜数。面对人类末日,影片采用中国式解决方案,通过团结合作、奉献牺牲、智慧勇气,想方设法带地球跑路就顺理成章了,而且看到整个地球被推离木星那一瞬间,我的中国心仿佛也被重击了一下,与影片有了深深的共鸣。
导演和演员的大格局大情怀,燃炸我的中国心。
看完电影,我心续难平,而真正让我中国心炸裂的是这部科幻电影背后的故事。
一是导演郭帆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坚持热爱。
青年导演郭帆曾就读海南大学法学专业,工作多年后因为热爱电影,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研究生。
非导演科班出身的郭帆,要坚持自己的喜好,本就不易,更何况在拍摄流浪地球的四年里,还历经拍摄超期、资金超支、资方撤资等难题。若非他心中有大爱,怎可能坚持到最后!
“全身心投入这个项目的四年来,发现自己特别像一个跑马拉松的人,一直在绷着往前跑,同时又始终看不见终点线,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失望,有时甚至绝望到怀疑自我,而且很难找到一种宣泄的途径。那时全靠硬撑,没啥招儿,有时候会不想起床,倒不是说有多困,而是醒来的那一刻就会想今天又是一堆事儿,不想睁眼,只想逃避现实。” 郭帆曾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二是演员吴京的大情怀和人格魅力。
《流浪地球》项目经历了撤资、停摆、超期、补拍等种种困难。其中吴京本只是客串,后被导演郭帆一路“忽悠”,从一位客串演员变成主演。随后导演告诉他拍不下去了,因为投资方撤资,吴京居然二话不说自己掏6000万投资,最终影片才得以面世。
吴京坦言因为以前他在拍摄《战狼》时对电影的激情现在在导演郭帆身上也能看到。他不想由于资金问题抹杀掉一部好电影,不想由于资金问题抹杀掉一位优秀导演的激情。
所以在片中有句话非常震撼:“那个年代人们都在追求叫钱的东西……”确实,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大明星没大钱就不出演的今天,吴京却不想因为资金问题扼杀掉导演的中国科幻大片的梦想,反而自掏腰包,一路为中国式科幻大片保驾护航!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侠义之举!也正是吴京超强个人魅力和大国情怀的体现!
中国梦不就是这些有大情怀的人,一起惺惺相惜,在各自的领域奋力拼搏坚持,然后汇聚成一个梦吗?在当代年轻人高谈阔论美国梦时,请回头看看那些在努力创造中国梦的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