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坡两周整。这期间同事朋友见了我总会问:想不想儿子?
“不想”,我答。
“嘴硬吧你就”,对方揶揄。
“我真的不想”,我分辨。
“好吧你等着时间长了吧。”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我懂得大家问候的用心:一个平日泪点极低的妈、一份感性纯真的工作、一对娃远飞的老夫妻,在朋友眼里这是我目前的状态,急需慰藉。但是,讲真,我和儿子的状态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他不恋我,我不想他。闲时微信聊几句近况,忙时互不影响。儿子走之前家里亲戚现身说法“闺女出国后我在家不能听到邻居谁喊妈”的案例竟然跟我绝缘。
我自己也对自己好生奇怪!
平日里我的感性绝对大于理智。自己读诗可以把自己感动,看个《我是演说家》都愣能把自己弄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儿子笑说以后不能让我妈看节目了,我自己分析绝对是情境代入感太强。
对比思孙心切的姥姥姥爷,我怀疑这孩子真是我俩充话费赠的。否则我怎么会真的不想他。
细细想来,我不想他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对孩子的惦念,无非是担心他们在新加坡的新环境的各种不适应:吃不习惯、作息时间、人际交流、课业学习,还有一大堆的担心与疑问,会自己调整衣服不、吃的饱不、同学好不、英语听得懂不、遇到事情会自己解决不……然后用各种以国内生活学习经历为基础的猜测吓唬自己,于是愈发思念。
可是呵,儿子的新学校ACSI却早就猜到了我们家长的心,从上坡第一天各种适应活动循序渐进。迎新活动、PSG dinner、Host Family、循序渐进的英语衔接课程,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孩子活动的照片,解渴解忧。再者,多年教育中已经预料到他们终会远走早有远虑,此时那些平日里看似心狠的教育就派上了用场,自己缝扣子、遇事主动想法解决的小技能可以让我放心一半。
ACSI的迎新活动之一不想他的另一个原因当然相对私人情绪一些。经历世事,明白无论爱情、亲情或是友情,在一起就好好爱用力爱,分开了只要祝福不要追悔莫及。所有的情深义重,必然是日积月累的心疼和在乎,它绝不会因为山高、水长、路遥而离我远去。因为确信,所以放心。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唯一的插曲,来源于孩他爹。每每儿子和我聊天,他都有稍有些悻悻之意。终于有天和我讨论起来,“我算是发现了,这孩子平日里啥都给你发跟你聊,找我准是一件事,没钱了卡不会用了要买啥啥啥了”。我立刻笑喷,一针见血回怼:我和你岂能一样?签约时我在“监护人”一栏签名,您可是签的“担保人”啊!
愿孩子千里之外安好学好;寻常日子,我们慢慢走仔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