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人问我“柚子妹,朋友圈的红利期过了吗?”
我沉默了一下,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朋友圈的打开率都降低了。但是如果真的是为了别人的点赞和评论区发朋友圈或者写文章,其实真的挺可怜的。
我们一直在取悦别人,工作的时候,需要满足领导安排的KPI,回归家庭的时候,也有很多孩子屎坨坨的事情要做。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了。至少微信和公众号在今年不会倒闭,那我们就做好今天今年能够做的事情。
我很多顾客,不管是找我做咨询,或者找我买苜康冷敷贴的顾客,都一直在潜伏观察我。昨天还谈了一个董事,对方说,去年就已经开始观察我。但期间,基本就没有互动。
这说明了什么?不跟你互动,不代表不关心,不知道,不好奇。做好自己,是我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早在3月份,我就在火种社群里发起了日更300字的挑战,有人坚持着,有人也放弃了。而我,也中间因为各种忙碌,断更几天。
现在重新捡起来,在公众号里记录,如果一天可以写1200字,那么1年我就可以积累13,578,00字;如果一篇文章可以给1个人带来能量,那么1年我就可以帮助365个人。
我也会焦虑,焦虑有时候是情不自禁的,我控制不了它的发生,但是我能做的除了接受焦虑时刻的挣扎,还有一个事情能做:减少焦虑的时间,让自己忙起来,比如写作。
火种社群的莎栗进行了理财小白破局的分享,在这之前,我们就一起发起记账行动,每个人先定自己的收入目标,然后拆解到每天。
我基本不记账的人,我愿意与大家一起去践行,收支都很明了。说实话,很少人愿意会把自己的收入公开,但如果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我是愿意的。
在记账的第8天,我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目标收入。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有好的结果,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连尝试的机会都放弃了。
除了讨论微信红利期的问题,我还关注到,如果我关注的朋友发的内容对我启发,那也是一种新财富。
静茹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别信女人和客户的话,听得懂言外之意,行动有备无患为上策。
看了这条朋友圈,如果还单身的男生应该懂怎么追女生了吧?如果还没有出单的你,也应该怎么去搞定客户了吧?
女生说不吃不要,不能全信,女生的心思也别猜;顾客说考虑考虑,并不代表就真的拒绝你了。
换季了,给妈妈买了4套衣服。从前给她钱,她都不舍得买,或者用100块给你买回好几件来。从前给她买的东西,都要往低了报价,怕她会心疼钱。
妈妈从来不会开口要我给她买什么,每次我说要买的东西,都说不要不要,浪费钱。
买礼物一次次受挫,我只能安慰自己,妈妈只爱钱,给她钱就可以了,哪里需要什么生活仪式感。
但这份拒绝的背后,是作为全天下父母都会心疼自己子女不易的表现,只是他们不太懂得怎么去表达。哪些笨拙又唠叨的话,有可能把我们的心意给中伤了,请不要怪她们。
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作为子女,努力赚钱,让父母早点退休是应该的。如果他们还能够陪伴我们,数着日子也就只有20-30年。
当我妈妈会跟我提需求的时候,我是开心的。比如,帮她帮了报瑜伽班,她每天是最积极的那个。她一个星球可以上8节课,有些人一个月都上不了8节课,特别能坚持。
瑜伽零基础开始学,不到一个月也受了几斤。也开始有自己的社交圈,瑜伽的同学约着去市区吃素食,她会问我“我要不要去?我去了你中午怎么吃饭。”最后,她提前帮我做好了午饭才走。
我都是鼓励她走出去,我平时也会去素食馆吃饭,希望妈妈能够了解更多生活方式。劳碌了一辈子,不应该只为子女活。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有自己的社交圈。
我们的父母可能见识没有我们那么广,接受能力也没有我们那么强,但是请给她们多一点时间,把你工作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多跟她们分享一些。
父母的生活其实很单调的,有可能还是六七十年代的黑白色,但我们却已经跨越到互联网+,五彩缤纷的世界,让你眼花缭乱,甚至迷失。
妈妈在微信上说“都是有钱人。”
我担心她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有钱,而融入不了这样的圈子。马上回复“我们也有钱。”
妈妈“没有,都很有素养的那种。”
看到这里我就放心了,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多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快乐也好,郁闷也好,可以让关心你的人知道,别让对方猜。
猜不透的心思,猜不对的答案,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永别穷和惨的日子,学会从好好沟通开始。你不开口说,永远不会有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