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请教了女儿学校的校医(同事向我推荐了她,她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比较专业)。女儿近段时间经常因为身体不舒服,请假不上晚自习。但是最近两天,一接到她从学校打给我的电话,心里就有点纠结。她也不明说让我接她回家,只告诉我她不舒服。
前几次不舒服都接她回家了,一旦进了家门,她所说的不舒服就没有了踪影。所以现在我就不清楚她不想上晚自习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受同学影响不想去?(和她走得比较近的一个女同学,经常缺课),还是确实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去?
如果是前者,答应她接她回家,会不会让她养成遇事逃避的习惯?如果是后者,不接她回家我又不忍心。
我把自己的纠结和疑惑告诉了校医,并且自认为对女儿没有过高的要求,没有带给她学业之外的压力。校医的两句话让我警醒,促使我反思:一是父母“自以为对孩子没有要求”的行为,有时和孩子接收到的讯息,有很大差距;二是父母也会经常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认为老师教书育人多年,经验丰富,老师说的话要听(我就是这样对女儿说的,我从内心确实认为老师有关学习的教导都是对的)。孩子会觉得应该听父母的话,也应该听老师的话,唯独没有自己的想法。
还有女儿上初中时,暑假期间我会要求她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娱乐,女儿觉得做时间规划好难,很费时间。我只是建议她从作业量、学科难易方面着手去考虑,却没有给予她实际的帮助。
高一是高中三年中课程进度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同时也从主要由老师督促学习和检查作业的氛围,进入到由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一旦成绩有波动,新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改变,会让孩子产生较大的挫折感和无助感。
孩子在学校独自面对繁重的学业、新同学间的相处,当发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产生逃避心理,这是自然现象。就如成人有时也会下意识地逃避复杂、困难的事情。
“你现在对她没有学业的要求,是不是以前对她的要求有点高?”校医问我。
确实,在女儿中考前我希望她能考一个好点的中学,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是我的希望让女儿感受到了压力。
女儿向同学介绍我的时候,总是说我工作怎样,考试怎样,回家告诉我说:妈妈,我同学说你好厉害。我告诉女儿,妈妈没你想的厉害,只不过为自己想做的事,多花了点时间,按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去做而已。
也许我没有真正从女儿的角度去思考,她为什么要向同学介绍我,是校医提醒了我,如果我是她崇拜的对象,但是对于我希望她做到的事,她不能做到的时候,就会有挫败感,认为自己不行。
现在网络很发达,学生能从网络上看到国外家庭开明的相处方式,和国内家庭传统的相处模式差距很大,她们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也在开放和拘谨之间摇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开明和传统的差别。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容易让孩子要么陷入严格古板的氛围,要么就是宽松没有边际的纵容。这两种情形都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尤其身处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压力很大。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并且要突破传统父母对爱隐晦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她们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有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底气。
和校医的一番谈话,很多让我模糊不清的疑虑,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在合适的时机与女儿沟通,表达对她的爱,走进她的心里;再者给予她自我安排的权利,足够相信她,正确的方法和观念是在一次次纠错中形成的,我只需要用耐心陪伴她;最后是对女儿无条件的爱,不因任何人任何事情所改变,这是作为父母要坚持的一件事,也是对父母的一种考验。
校医的几句灵魂拷问,直击要害。或许因为我不是当事人,她才直接了当地点出我们亲子关系问题产生的重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平时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态度和行为。
从专业的人身上,可以让人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