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重学了徐冬梅老师的讲课——教育的目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想到了同名的怀特海的那本薄薄的《教育的目的》那本书。老师从历史的角度叙说了教育的发展,直到如今信息时代对于教育的格局。不得不感叹,教育的变革如同百足之虫一般,每一个脚步的挪动需要的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合一的理念下的行动一致,否则,瘫在那里,动不了,还互相抱怨着。
信息时代的教育走向的是更全面的发展的教育。
从个人与家庭的角度,教育应该解决的是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承担责任的角色,从基本的洒扫庭除、到穿衣做饭的学会生存,再进阶到身心合一、健全人格的会生活,最后达到的是价值的实现,承担对于社会、国家民族的使命。而小学的低年级对于“生存”层面是基础的。以此,在家庭环境下给予孩子更多劳动的机会甚至是迫的切的。那些二年级不会系鞋带的、不会扫地的、不会整理物品的,其实就是家庭中劳动的缺失,看似与学习无关,但在学校集体环境中,这些能力的弱化,直接导致的还是学习的落后。以此而言,教育的全面,各司其职,才能走向均衡。否则,家庭的缺失,由学校来补。学校的缺失,由家庭补。这样的一种病态,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应该突破原有的工业时期教育的时代局限,走向的是信息时代的未来的趋势,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即核心素养的培养。徐老师在这个基础上,谈到了阅读,更基础更底层的就是阅读素养,即大量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终身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等。


语文课堂之《黄山奇石》&周末日记之秋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详略得当,接着与孩子们分享两个孩子的自然笔记,让孩子们辨别自己写作中的应用问题。这次的自然笔记也是训练孩子们“详略得当”的写作要点:一篇是错误百出的,让孩子集体去发现问题。问题有:谋篇的重复、错误表达、树叶描述粗略……读完了,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七嘴八舌就把问题找出来了。第二篇十足的范文,从谋篇布局上来说未曾做到“详略得当”,但对于每种叶子观察细致、描述生动,让每个孩子有了深刻的感受,纷纷给桉苒投去赞许的目光。其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鸡爪槭就更有趣了。孩子们一下子发现了,这就是课文里的“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的迁移使用,顺势讲了过渡句及作用。
2、斟酌词字:观察&观赏的区别在哪里?看与观、赏的区别又在哪里?试着用实际动作让孩子体会,比如用实际的看一个孩子和观察一个笔袋,慢慢孩子们体会到与赏的区别。再比如,再比如观察一条蛇与欣赏一条蛇,试着思考两个蛇一样吗?以此体会。慢慢的,孩子们体会到了一种表达的情感,自己过程的不同。
3.题目。从黄山奇石,去体会题目的巧思。凤凰山( )叶,有的说秋叶,有的说飘叶,落叶,当然看与赏经过了对比,他们选择了赏。
对于桉苒的文章,我提供了三个关键词:秋天、叶子、有趣,引导他们去想知道合适题目,一步步简洁,孩子们发现简洁里的那种巧思与用心,意境反而更深远了。

师生共读~
我首先问了起来:格拉勃利亚是什么?稳凯说是地名,思泽补充:是意大利的地名。
昨晚读的故事新出现了一个小朋友,他是谁?崇和说洛佩谛。我问除了洛佩谛,还提到哪些孩子?孩子们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在第一个故事,我读原文:惯得一等奖的代洛西也在里面。孩子们意识到,并主动捕捉信息——代洛西。我试着把第一写在代洛西的下面,试着提示:是学习第一?还是品德第一?我们并不知道,后面会有故事讲述到,引发孩子阅读期待。
我再问:洛佩谛是个怎样的孩子?
孩子们回答:勇敢。
我问为什么这么说?
馨正侃侃而谈,叙述完整且清晰。
我接着,提出我的疑问:佩洛谛的妈妈为什么在一开始看到自己的儿子受伤时哭泣,而后来却“脸上浮现出微笑”呢?孩子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很勇敢。我补充说:看到自己的勇敢,所以他妈妈内心有一种骄傲对吗?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了不起,自己受了伤,却救了一个孩子的命。这是了不起的举动啊~不过仅仅是因为这吗?
我继续说道:前面有这样一个细节——佩洛谛睁开他的眼睛说:我的书包呢?你可以看出除了勇敢,佩洛谛身上还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呢?孩子们脱口而出——好学。
妈妈的微笑里是骄傲,也是欣慰啊。
我问班上几个孩子,有没有注意到妈妈微笑的细节,跟爸爸妈妈讨论过呢?几个孩子很开心举起了手,其中一个孩子说:我爸爸说这个佩洛谛这个时候还要书包太傻了。我又问到他:你现在还觉得他傻吗?孩子摇了摇头,我说道:说明你读懂了。恭喜你~
班上已经有七八个孩子在跟家长聊书了。很开心,哪怕有些解读存在偏差,但也是值得祝贺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