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一退学到畅销书作者的回顾与总结(四):突围篇

高一退学到畅销书作者的回顾与总结(四):突围篇

作者: 红娘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0:51 被阅读0次

首先在这里和大家声明,这不是一个励志帖,这是一个技术分析贴,我把自己当成是白老鼠,然后写作过程解剖给大家看。

把这20年来写作的一些心得经历,做一个总结,也会同时分析一下当时的环境,还有当时整个的文化氛围,会很细,写得很长。

2006-至今

突围篇

自从陷入了漩涡之后,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那个时候,有朋友建议我换一个城市。

当时我其实觉得换城市也没什么用,因为我觉得生病了,住在哪里都差不多。 

但是后来还是听了朋友的话,确实觉得自己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持续这么下去,自己可能会毁掉自己。 

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武汉。

都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的,可是当时我觉得北京可能和深圳一样太匆忙了,我的身体强度应该是承受不了。为了养病,我还是选择了武汉。 

我想跟你说的是,这是一个绝对想让我回去踹自己几脚错误的选择。 

城市对于作者而言,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写作上的第六个弯路。

在我30岁左右的时候,我有一次选择城市重新来过的机会,但是我选择错了。

这一错,让我错过了影视IP大热的这个风口。

就在2013年我去武汉的时候,其实影视和网文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

在一段时间里面资本会进入这个网络文学,大量的收集IP不怎么出名的小说都会给出很高的价钱。

而我当时手上出名的书,其实有很多。

可是因为我没有在那个圈子里,我不知道这个消息,也没有人跟我牵线。

所以我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资本的视野里面。

所以等我回过神来的话,我只赶上了那一波投资热潮的尾声。

我知道自己损失的不仅是几百万影视版权,而是可以完全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真的是一路错,处处错,一步一步错下来,所以,我还是想说一下,如果真的是想干这个全职写作事业的话,选择好的城市非常重要。

在好的城市里面你才有那么多机会认识很多人,你有了人,你才有信息,有很多信息是从一个城市开始发展才会往外引爆。

有时候等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是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你必须出现在你行业的资本视线里面,你必须让有钱的大佬看得到你。

一般大佬是不会看书的,他们只会看各种推荐各种朋友的渠道,得到你的消息,或者是你足够出名出名的,他完全没有办法忘记你的名字。

一般都是大的平台对接,所以真正的大神都在大平台里面才得以滋养成长。

回过头来现在什么都清楚了,但是当时肯定是怕苦怕累,又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哦,我要去养病。

我有时候觉得鸡汤真害人,就会告诉你什么啊,生活是悠闲的,没有必要太拼搏,只要你的心安静的,你就会感受到幸福。

但这不是真的,人生还是需要有发展的余地的。

去武汉的时候心是挺安静的,因为我搬到了东湖的边上。 

那段时间我几乎什么都不做,身背着一个包,里面放着野餐垫,水果盒,便携小风扇,保温杯里面装的是茶,蓝牙音响。 

我每天骑个小电驴到东湖门口,背着我的包跟上班一样,在东湖里转。

要是走的累了,我就在树底下铺上我的野餐店,然后连接上手机,听有声书,听音乐,喝茶,吃水果。 

我什么都不干,就是全心全意地玩。 

东湖真的特别大而且漂亮,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可以铺野餐垫。 

春天的时候桃花开了,然后树下面看桃花喝茶。 

夏天的时候在湖边的两棵水杉中间,拉一个吊床可以在中间休息。 

秋天的时候东湖真的特别美,厚厚的落叶,松针,月亮圆的时候,去看湖,看着湖面那一片玉波粼粼,心情真的很好。 

冬天的时候虽然很冷,可是湖边结着碎冰,风一吹的时候,就像小铃铛叮当叮当作响,还是会很开心的。 

就是慢性胃炎,颈椎病,神经性头痛,这些很麻烦的病,居然在我身上慢慢就好起来了。

并没有吃什么中药调理,也没有说去拜访名医,吃补品之类的。

就是跟朋友玩,天天在公园逛,四处去吃好吃的,心情开朗。 

在武汉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交友。 

于是我利用微博去找附近的人,我利用关系网去寻找武汉的作者。

通过关系,我认识了一个做写作教育培训的老师——陈清贫。 

当时其实还没有什么知识付费这个概念的,陈老师已经开始在做这种QQ写作培训。 

陈老师和我住的地方特别近,他的家和我的家没有超过5公里,而他上班的地方——知音杂志,就在我家的对面,大家熟悉了就成为朋友。。 

陈老师的写作培训课有一个特点就是会举行大量的线下交流,线下聚会。

相聚了几次之后,陈老师邀请我去他的写作培训班上课,我想融入在当地的朋友之间,又感觉可以帮助到别人,就同意了。

这其实算是我突围的第1步,我发现了,除了写作之外,我还可以做与写作相关的事情,比如说做写作教育。

这是我的思维,也就在这个是时候得到了一个提升和打开,将来就可以解释更多的心得合作方式和新的赚钱方式。

我去陈老师的写作培训群做讲师,接触了语音写作。

那个时候,正好是智能手机飞出发展的时候,电脑的网文已经慢慢地衰弱,而手机上的网文阅读已经慢慢地增加。 

当时外面影视IP市场真的是风起云涌,可是我却躲在武汉的东湖那边自成一体,享受着清风明月,没事上上课,和学员中的小雪成为好姐妹,和武汉的作者相约吃个小龙虾。 

顺便每天练习一下语音写作,也是因为刚刚从颈椎病的痛苦里面挣扎出来,实在是治疗治怕了,哪怕语音写作能帮到我一点点,我都觉得感恩戴德。 

就是那种痛苦没有落到自己身上,其实你对于去改变自己写作方式是没有那么迫切的。 

做写作培训是一个在我看来可以长期发展的事情。

我现在还年轻不到40岁,但是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一定会活到80岁。

而我到60岁的时候,应该不能像现在这样子拼命的去写作了,我的身体,我的精力,还有记忆力都会衰退。 

那时留给我的主要是我人生几十年的经验,那我想把这些经验都传递给别的人。

我想变成一个就算是老了也是被社会所需要的人,也希望有一个平台搭建好,让我可以跟很多人产生联系。 

所以其实我根本就不畏惧别人怎么去想我做写作培训。

因为我觉得那些人的目光影响不到我。

20年之后,他人的嘲笑或者是讽刺,根本就换不成一分钱,也帮助不了我的生活,也不会让我在60岁的时候跟一些社会闲人有什么交集。 

我对我的人生是有规划的,而且这些规划不会被任何人所打乱。 

有了事做之后,整个人也充实了很多,尤其是做教育的时候,会得到很多真心的感谢,也有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做教育,会有运气,会让一个人生活变得越来越顺利。

我就在那个时候接到了一个影视的邀约,让我去当编剧写一个恐怖电影。

其实当时我在影视上完全是一个新人,我并没有什么成功的影视作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制片人会找到我。

他就是觉得看了我的东西,觉得我有这个天赋和有这个能力。 

因为那个项目的时间特别紧,我飞到了北京,关到了酒店里面,写了大概有半个月左右。

我其实也拿不准那个恐怖片,到底能不能拍出来。

因为我是第1次做编剧,所以我也不懂得别人到底是怎么做的。

我自己就觉得也没有人管我,就是每天会有一帮人进来和我讨论一下剧情,然后他们就消失了。 

接着我就开始写东西修改,不停的修改,大概修改了几十次,到最后我已经忍无可忍,就是再让我修改,我就不干了。 

制片人就放我走了,我拿到了我第1次当编剧的稿费。

我就完全没有把这个项目放在心里面,觉得这件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我写完剧本到电影拍出来上映的一年时间里面,我都没有联系过制片人。

我必须要说,我已经完全忘记这件事情。 

后来是突然莫名其妙的,我收到通知说让我去北京参加电影首映。 

我还见到了韩国的主演,长得真的是挺漂亮的。 

第1次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心里还是有一点激动。

尤其是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还是反响挺好的。

主办方搞了一些心思,让一些人装鬼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首映观影的那些记者尖叫的很大声,气氛还是很恐怖的。 

那部片就是《怨灵》了。

这算是我突围的第2步,我终于不再只是一个小说作者,我还可以编剧,我有了新的发展。

最终这个票房是让投资人赚了钱,所以又投了第2部,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面我接了一些剧本,我觉得工作强度不大。

但是我个人特别害怕修改,做了几个项目之后,虽然挣了一点钱,但是觉得修改起来实在是太痛苦了,还是觉得写小说更舒服更符合我的个人气质。 

宁可钱少挣一点也要写得比较舒服。

我突围的第3步是有声版权好起来了,不靠传统的挣稿费方法,我也可以有别的收入。

而且恐怖悬疑的,然后那类型的书特别适合做有声书。

我有一本有声书成绩非常好,在企鹅听书叫做《民国诡探》,是企鹅听书平台收听风云榜前100,据内部消息整本有声书的收入在100多万。 

虽然我自己没有分到多少钱,但是我从此有声书特别好卖。 

也就是说只要我是写恐怖的,我的有声版权都特别好要价。

所以莫名其妙的,我又在有声的版权里面走出了一步好棋。

这个完全是当时写作的时候始料未及的,我当时也不知道会出现有声这么一个版权。

我也不知道恐怖和悬疑会是有声小说里最受欢迎的。 

这是一本小说,它是有很多种赚钱的方法的,可以订阅,可以影视,可以出版,可以做有声小说,操作性是很强的。 

在武汉这个城市,我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开始准备走现代婚恋小说。 

前面我说了转型其实是特别不容易的,比如我是一个恐怖作者,我现在想变成一个言情作者是非常不容易。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琼瑶在写武侠,你会觉得非常别扭。 

但是我们会对这个作者进行一个定性,然后他要是超出你的想法,你就会觉得不是很习惯。 

但是我又一定要转型不可,因为我知道按照这种政策发展的话,恐怖是没有出头之日。 

从短期来看能挣一些钱,但是从长期来看的话,肯定是不会被鼓励发展下去。 

但我写作的生涯还长,不管有多困难,我得往有光的地方走。 

所以,我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转型之路。 

第一本创作的都市婚恋《女人三十也好嫁》,当时并没有什么反响。

当时整个女性写作的市场主要是总裁言情和古代言情,我这个不算什么热门的。

但是,我一直认为做教育会带来福气,居然出手了影视版权。 

受到了鼓励,接下来再创作的《相爱不畏伤》《假装夫妻》,就有点无奈。

一是转型很难,大家不接受我的定位,二是市场遇冷,书在手上一放就三年。 

但我也没有妥协,还是坚持着走这个都市婚恋的创作。

当时主要是一个信念,现实主义正能量的题材,应该会是将来的主流,我要看到这个大方向。

不管现在市场如何,反正我已经完美的错过了那么多好的市场风口,现在只剩下认准大方向了。 

2017年的时候,又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我在QQ群里找的武汉吃小龙虾的作者,问我要不要一起办个文化公司。

我一听眼前一亮,感觉好啊,什么都要尝试一下。

那一年,我答应去开公司,这是突围的第4步,去体验一下如何从零到无地成立一家公司。

我们办公司的全是完全没有经验的作者,整个感觉就是,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要不这样试一下,试一下还是很好玩的,一直在尝试,一直在摸索。 

公司开的体验是真好玩,一群人天天在一起做事,很有干劲,干完了一天活,就出去吃饭,一帮人呼啦啦的。 

我变得很爱干活,在公司大小事情都做。

连清洁和换马桶盖我都能上,导致我公司新人来报道的时候,看着拿着拖把热情的我,以为我是公司招来的清洁大妈。

小伙子,你眼光很独特,一眼就看到我的真实身份。 

我们一帮人处得很开心,上班完了,就去散步,逛街,看电影,吃东西,游东湖,唱K。

我感觉文化公司还是可以开的,人开朗了,天天大家有话说,码字的时候大家一起,不码字了,互相开玩笑,一起聊天非常地哈皮。

大家性格各异,总能出笑话,晚上就在公司里看游戏直播,我从90后的写手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已经从漩涡中挣脱出来,而接下来就是新的路程,和新的奋斗了。 

明天这个写作系列的最后一章,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写作回顾贴。

但是,没想到写的很长,各种思考和弯路,希望新人作者可以多看几次,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千万不要走弯,这就是我感觉这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了。 

好了,明天《高一退学到畅销书作者的回顾与总结(五):征途篇》期待再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一退学到畅销书作者的回顾与总结(四):突围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ja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