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作者: 雾里看花的布布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6:18 被阅读0次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①。湘川风静吐寒花②。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题解】此词傅本、元本及今存宋人所作的多种苏轼年谱(何抡、施宿、王宗稷傅藻)均不载,孔《谱》也未载。最早见于曾慥《东坡词拾遗》,明刊全集、二妙集、毛本、朱本、龙本、《全宋词》、石唐本、薛本均承曾慥本。曹本、曾枣庄《苏词研究序》(保佳昭《苏词研究》,线装书局2001年版)、邹王本均因词中有“湘川风静吐寒花”句,而苏轼一生从未涉足湘川,遂定此词为他人之词而误入苏词者。邹王本进而考证说应为苏轼好友张舜民的作品。

      朱本、龙本、石唐本未编年。薛本编认为系苏轼嘉祐五年(1060)正月,作于荆州,是他25岁为母亲守丧期满从眉州返回汴京“路过荆州北行出陆之时”而作,并认为是苏轼最早的词作。朱靖华《论苏轼词始作于嘉祐初年》辨薛本之非,认为该词作于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轼在故里服母丧毕与父洵、弟辙沿江东行返朝途中,即十一月“将至荆州地域的长江舟中”。他认为“湘川”并非专指湖南湘水,也泛指古荆州地域。龙吟《苏轼词作编年新说》则认为“此词恰是苏轼所作,时间却在绍圣元年(1094)九月过岭南时”,理由是“湘川泛指韶州(今广东韶关)江川”,“古人没有今天这样清晰的地理观念,时常将发源于衡岳南部的曲江视作湘水支流”。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问题与龙吟先生商榷》辨龙氏之非,仍坚持此词为张舜民词。沈松勤《苏轼词编年补证》认为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五月,曾“忽至”地域。《诗集》卷四十一有作于绍圣四年五月的《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诗云:“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所述即为自惠州赴儋州途中,“忽至”九嶷山一带追访苏辙之情景。词中所叙月下之“山色”、“湘川”,即指九嶷山及湘水上源而言;而“南望隔天涯”云云,则又指行将南往渡海至琼州天涯一岛也。故订此词为绍圣四年(1097)五月间作。今暂依薛本。

①横:原作“红”,二妙集、毛本作“横”

②寒花: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

③啼鸦:李贺《过华清宫》:“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④平沙:李华《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溪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jn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