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地方发声,表达我自己,用一种我自己的方式。
今天晚上走在外面心里不由自主的想哼唱那首《奇异恩典》。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突然想起那个比喻:有个牧师的女儿,特别喜欢养小老鼠,于是牧师给她买了一对儿小老鼠放在笼子里养着。小女孩儿每天观察小老鼠,发现两只老鼠为了争笼子里的干草打得不可开交,于是小女孩把笼子弄翻了,两只老鼠惊吓的四处乱跑,如同世界末日一般。小女孩说:它们为什么要争来争去?!上帝看到它们的时候会觉得很可笑,只要他动动手,它们的一切都可以被夺去。
想想我们自己,不就是那笼子里的老鼠么。我们明天所追求的,不就是那笼子里的干草么。
我们的烦恼在于得不到那干草,或者总是有人也想要那干草,或者我们得到了又失去了,或者别人说给又没给我们,或者干草给的太少了,或者我们做得不好没赢得干草,于是我们情绪化,愤怒,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抱怨,自暴自弃,羡慕嫉妒恨,等等等等,然后我们就各种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
有意思吗?不累吗?你自己不烦吗?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事情,而是人性。我们推崇就事论事,但其实想用就事论事来解决问题疏导情绪是错误的,因为是人性造成了我们的和别人的痛苦。比如,我们不敢直接和正面的指出对方的问题,因为对方的罪在恐吓我们,告诉我们那一定会引起冲突。没有所谓的逆鳞,为什么要把罪说的那么的文言文呢。
圣经里面该隐和亚伯两兄弟向上帝献祭,神悦纳了亚伯的祭而不悦纳该隐的祭。该隐就恨亚伯,在田间用诡计杀了亚伯。上帝对该隐说:你为什么杀了你的弟弟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神的悦纳?你若行的不好,罪就伏在你的门前,然而你要制服它。
所以,我们被人性的罪和恶辖制着,我们不敢碰触别人的罪,因为我们知道那会遭到反抗,所以,我们为了安抚罪,提倡自由,民主,宽松,你开心就好,等等。然而,这一切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避免直接面对罪,因为没有信仰的人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不会认罪,不会悔改。如同该隐一样,当罪出来的时候,他会责怪别人,当上帝不悦纳他的祭物的时候,他怪亚伯献的太好,他起来杀了亚伯,因为他心里充满愤恨。
这就是人,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人。只是有些群体复杂,有些群体单纯。但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时候就有两种东西出来解决人的罪的问题:一种叫信耶稣,在神的恩典中罪被饶恕赦免,人会悔改和改变;另一种叫制度,典型的是法律,政治制度,权利制约制度等等,它解决的是没有信仰的人的罪。
举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就是制约关系,就是谁也不相信谁,那么我们彼此制约,保证国家制度的公平有效,因为权利过于集中就容易受到人性的影响。
比如奇异恩典电影里讲述的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艰苦历程,奴隶主基于自身利益不愿意废除,这条路直接在议会里表决通不过,那么就用迂回的道路,通过改变其他制度让贩卖奴隶无利可图。这叫看透了人性,迂回解决达到最终目的,这个叫智慧。
所以,世界需要勇者和智者。勇者,是敢于直面人性罪恶的人,不惜殒命,也要站出来。智者,是深刻理解人性的人,并且能够通过外在遏制罪的生长的人,让罪在制度的框架下没有土壤。
有趣的是智者们都活了下来,勇者们都成了烈士和后世敬仰的人。
我想做智勇双全的人,然而认真做过的人都知道这有多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