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究竟在做什么?
个人总结:以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依托,以成交为目标,营造预期氛围。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就是对比同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内观街景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公司规模、研发实力、产品做工、合作伙伴、外观设计、配件品质、音效效果、售后、小吃技术培训、模块化定制设备、展厅现场、仓库规模等等 、、
核心竞争力是沟通过程中的加分项,客户的充分了解,产生了信任感。在客户后期横向对比产品时,以我们的产品为标杆对比其他家产品,自然客户会选择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产品。
核心竞争力重点在于充分展现,展现的过程始终穿插在沟通成交的全部环节。
二、营造预期氛围
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A与B之间该如何选择?
相同价位区间的两款手表,一款是宝珀,一款是百达翡丽。我们会如何选择?
选择品牌故事、选择样式、选择品质、选择附加价值、选择、、、?
个人认为选择是因为那种感觉。获得客户购买感觉的途径有非常多,除去刚才提到的某种核心特点之外,感觉得获得也是在沟通过程中逐步建立。
首先对客户进行分类:
钱、权、需求、及时性
1、既然选择成交是一种感觉,那么必定符合感觉的特点:及时性。
2、需求是因为客户的痛点,通过问的方式了解,并再通过问的方式放大客户痛点。
3、对客户的资金情况进行了解,并准确推荐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避免错误的引导,反而放大了客户的痛点。无形中产生了减分项。
4、充分找准谁是拍板的客户。充分了解,并做好客户画像,组织后续沟通话术,确定需要使用的沟通技巧。
其次明确营造预期氛围中的沟通原则:
1、为客户着想,获得客户信任。没有人喜欢花钱,但是大家都喜欢买东西。买一款喜欢的、合适的。
客户在选择产品,同样会遇到同质化的产品,同样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此刻客户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够站在客户角度,为自己挑选产品的业务经理。做到与客户同频沟通,并做好产品选择,使成交更贴近了一大步。
在这个环节中,客户体验到的是买,而不是花钱。体验到的是得到,而不是失去。
2、产品、品牌塑造贯穿整个沟通过程。
每个人都喜欢得到的更多,失去的最少。花同样的钱,都希望买到更多。买到更好的质量、更大的品牌、更好的售后保障、更专业的服务、更多的功能。做产品、品牌塑造的目的就是把这些附加价值在客户购买之前就送给客户。送给客户的东西越多,到了成交环节,客户愿意出的价格也就越高。
3、产品体验。
产品体验是前期促进成交非常好的推动环节。在购买之前就对产品使用的好处有了贴身的体会。那成交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体验之一:目视化体验:视频
围绕前面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视频介绍,给客户立体化、目视化体验,加深客户印象。优先建立客户的立体感觉,同样在客户横向对比时,想到这种产品,首先想到的是你家的产品。
相对于数字、品牌、文字,图片和视频会给人留下更深、更长久的印象。客户会把名字忘掉,但体验到的感觉很难忘记。
4、同频。
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共鸣或走到一起。往往指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共鸣或协同。--引自百度
物理定义在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我们常常交往的朋友,或是气场相同、或是爱好类似、或是共同熟悉某一个常去地方、或是某件共同的事物产生了强联系。迅速找到与客户的共同点,建立客户画像,需要模仿客户的样子,以便引起同频共振的效果。有了共鸣,协同还困难吗?
三、沟通过程
如果沟通是片段的连接,那话术始终穿插在沟通过程当中。话术在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巧用技巧。
问、利他、陈述式销售、细节带入引导思维
1、问:通过问的方式沟通信息点、缩减信息点、明确信息点。
2、利他:对产品功能、使用效果介绍,对客户后期使用产生便利。
3、陈述式销售:一种是陈述产品带来的结果、一种陈述的是看法。
在做好产品带来利益陈述的同时,并在沟通进程中对整个事件、产品的看法陈述。目的是体现出积极认真的态度、对事项进展的积极把控。
因为没有人会拒绝积极进取的朋友。反而会欣赏、钦佩,并向你学习,甚至膜拜。
4、细节带入引导思维
利用客户熟悉的场景,环环相扣带入到客户使用产品,甚至使用产品带来好处、荣誉的场景。一来加深客户印象,二来避开客户焦虑点,引导客户自己对利益、荣誉的想象。
视频、现场体验是细节带入引导思维非常好的途径。
四、报价原则
1、谁先报价,谁先死
在客户对产品不了解的时候,任何价格都是贵的,哪怕只是一分钱。
首先建立客户对产品的认识,如果通过使用产品能赚一万块,那产品只需要一千块,又有谁不会着急买单呢?
当然,如果在报价之前,寻到客户的心里价位,更有利于后续报价。
2、不离开成交现场,把握成交节奏。
体验是一种感觉,成交亦是。把握好客户成交意愿,在客户意愿到达的时候,及时完成成交。
3、议价有来往。
客户不喜欢便宜的东西,只喜欢占便宜的感觉。报价、议价有来往,营造给客户占便宜的感觉。并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好处,让客户感受到你的积极和努力为他着想,除了成交之外,和客户成为朋友。
4、采用纸质版报价
在体现专业性同时,客户对配置、参数、功能了解更为深刻,加深了客户印象。
也避免后续沟通中的误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