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作者: 米米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2-06-03 10:13 被阅读0次

       

          在手机上看到这样一个小视频“最纯粹的爱情,感动千万人”,甚至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爱情”,讲的是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有一只因受伤不会飞的鹳鸟玛琳娜,与一只名叫阿克的鹳鸟的爱情故事。因玛琳娜不会飞翔,阿克每天出去捕食回来给玛琳娜吃,可谓照料悉心。通常这类季候鸟通过一个冬天的迁徙后,再回来时又会另结新欢重组“家庭”,而阿克却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每年往返28000公里,只为回来与玛琳娜团聚,甚至再第11年时,大家以为它久久不出现可能是被猎杀了时,阿克满身伤痕的飞回来了。当时有千万人已经关注这一对鹳鸟情侣,大家都为之欢呼雀跃甚至感动得泪流满面。

          说实话,看了这个视频我也很感动,为了这段美好而真挚的情感。这种美好的情感就是源自我们与生俱来的德性啊,也就是佛陀说的众生皆有佛性,那么这对鹳鸟有此情感表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我又非常的感慨,为何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近几十年却感情越来越淡漠,甚至很多人的情感生活远远不如这对鹳鸟?从当今社会上的“信任危机”,以及离婚率节节攀升就可见一斑。观察一下身边,也没有几个家庭是温馨和谐的,大家都似乎在与人际矛盾中挣扎着度日。早在很多年前,社会上就不断有一个呼声:现代人不会爱了。为什么我们现代人不会爱了,这才是我们要值得反思的。

          在潘麟先生的著作与授课中,经常讲到国人百多年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思想观念早已西化。西方文化是经验智慧,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它能给人类带来外在的解放,是让我们越来越走向客体的世界,因此我们现在越来越向外追求物质的享受;而东方文化是先验智慧,是彰显真善美的的文化,它能给人类带来内在的解放,是指向生命的终极追求,是让我们越来越走向主体的生命世界。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不断的先进,人文文化却不断地在倒退,因此主体生命也随之逐渐崩塌,而建立在主体之上的情感、道德等当然难以屹立,所以才出现“现代人不会爱了”的现象。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古代的《诗经》与唐诗宋词,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古人的情感是有多丰富、饱满与浪漫,但自民国以后,还有这样的人文盛宴吗?

          要重建主体生命世界,必须从以儒佛道为代表的的东方文化里去寻找,因为唯有东方文化才是生命的文化,近十几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热,也说明社会很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只有重新建立起主体生命,才能谈感情和道德等一切属于真善美的东西。

          潘麟先生在《阳明心要》的公益课上,向我们揭示了儒家文化的不共价值与意义之所在,指示出了如何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觉醒,通过道德觉醒实现生命觉醒,通过生命觉醒实现终极解脱。儒家主要是通过在“五伦”关系上来实践道德,五伦包括: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五层关系实际已经包含社会上的所有关系网。在夫妇关系上讲敬,相敬如宾;在父子关系讲亲,上慈下孝;兄弟关系讲悌,长幼有序;君臣关系讲义,忠义两全;朋友关系讲信,言而有信。通过在这些关系网中的各种事情,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借事调心、炼心、觉心,将所学的义理下学以上达,最终学达性天。

          在儒者看来,所有出现在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其用来调心的工具,也就是实践道德的工具,越是困难的人事,越可以加速下学上达的速度,所以他们不逃避责任,不害怕困难。儒家提倡的不管是“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践行这些道德品质而实现道德的觉醒。

            儒家之道被称为常道,就在于他们不离日用而成圣的主旨,从实现人伦以实现道德。而在实践人伦,也就是实践“仁义礼智信”与“温良恭俭让”的过程,实则就是将我们内在的真善美激发出来,彰显出来,也就是将我们的情感流露与落实出来的过程。所以,如果儒家文化能够再次得以复兴,那我们的社会还会缺爱吗?

            因为是从这对鹳鸟身上引发的反思,所以让我又想到《大学》里讲的“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意是:一只小黄鸟都知道择良木而栖,怎么人反而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终极归宿是什么呢?

          对比开头的这对情比金坚的鹳鸟,我也同样有此感慨: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oc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