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致知班学习两天了,感觉到了致知班和之前的诚意班、正心班、格物班学习模式的变化。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真金,平台的要求更高,需要学员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我能否通过这样的考验?我是否有笃定的心态去继续学习?早晨的传家书环节,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对抗。三次演练以及之后的100天里都需要5:55起床,先开始我怀疑它的意义和这样做的必要性,但看到这几天大家积极配合的态度以及各位老师对传家书的感悟,明白平台这样设置是有道理的,有时候产生对抗,是因为自己的旧模式、旧习气在与新模式、新习惯对抗,改变总是痛苦的,就像过去历史中的历次变法一样,总会触及到旧贵族旧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甚至迫害,但变法符合历史潮流,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会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及整体面貌的改变。人的改变也一样,是旧我的褪去,新我的诞生。虽然我一直受睡眠困扰,总担心自己休息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生活,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我建立新习惯、早睡早起的契机呢?而且对抗是关闭自己的心门,将责任和过错都指向他人的做法,与阳明先生提倡的思想正是背道而驰。鲁米说:“伤口是光照进你内心的地方。”对抗也是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柔化自己的好契机。当你打开内心,把自己交出去与对方共情、共鸣、链接时,对抗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即使有时暂时做不到,那就简单听话照做,在做的过程中再去体悟反思。总之,消除对抗,体悟与天地万物于一体的感觉。
以前前三阶段的学习只需要写原文分享,进入致知班后还需要写点评择善分享和家书分享,以前快的话半个多小时能完成当日功课,现在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在权衡我一天的学习安排。原计划我是以心理学学习为主,阳明心学为辅,但是在致知班每天需要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心理学的学习时间就会减少。这也是让我纠结矛盾的地方。当然我不否认致良知平台也让我受益良多。但是我也感受到在前三阶段的学习中,我只是浅尝辄止,每天以完成功课为主,当然我的领会和感悟就没有那么深刻,相较我介绍加入的那位同事来说,相差就很远。相较我们11小组的各位老师来说,格局、心胸似乎就差的更远。每天看小组内各位老师的分享,深深的被各位老师的自律、严格、大爱、格局所感动,一个人的内驱力被唤醒后真的太可怕了,人人都是小宇宙,能量满满。我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被拉伸到更高的纬度和层次。要想学有所获,你必须沉浸下去,全心全意的浸润到这个环境和氛围中。而且担当志愿者是成长最快的捷径,越担责越成长,担责越大,成长越大。但是自己总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阳明心学上面,因为我的志向是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希望能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上继续深耕,不想再次转换赛道,否则不就又违背了阳明先生的立志说了吗?
因此止而后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在这个志向的引领下,思想和行为才能向此靠拢,否则就像水中浮萍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左右摇摆。我的志向还是成为一名荣格学派的心理咨询师,用我的专业、智慧和爱心去帮助更多迷茫的青少年和家庭,希望他们眼里有丘壑,人生有方向。中华传统文化和阳明心学是我学习心理学道路上重要的养料,传统文化的智慧加上心理学的工具和方法,我想这是提升自己专业和修身达人的最好途径。另外,多做公益,多做志愿者,多担当,多负责,不管在哪里主动付出,承担职责。所谓成人达己,先托举别人,才能成就自己,先无我利他,才能利己达己,先给出去,才能得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