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喝水杯之变

喝水杯之变

作者: 郭澄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18:51 被阅读0次

    夏天,孙子孙女们上学时,给水杯添满温开水装到双肩书包的水杯袋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一些媒体平台上的卫生健康要求,水杯使用一两个月后“必须”更换。前几天,看到桌子上又聚集了几个水杯,每个三五十元或百元不等,扔了吧有些不舍,不扔吧实在无用,送人吧有小看人之嫌。虽然式样、颜色、等次不同但都完好无损,可我还是闭着眼睛,把它们装进一个塑料袋里,扔到了街上的垃圾桶内。

    葡萄糖水瓶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夏季上学时,拿一个葡萄糖玻璃瓶,里面装上白开水或稀米汤。手巧一点的,用梭子绳给瓶子打个套,还有的在瓶颈处绑个绳,免得开水烫手。到校还未上课时,皮瓶盖新一点的,常常把瓶盖密封部份翻上来,然后再用手掌心往下拍,“叭、叭”脆响的声音,引得我们这些没瓶人好生羡慕……有些同学父亲是复退军人,家里有军用水壶,背上装满水的壶在校园里走两步,就更神气了。家里招待客人时,也就是粗瓷碗里倒上开水就可以了,没有一点讲究。

    茶缸

    到单位上班后,年终福利发一个带盖塘瓷茶缸,要是先进工作者的话,上面再印上“某年某月奖”几个字,拿出来就更有一种自豪感。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单位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特大茶缸,每当来了客人,把砖茶或茉莉花茶捏一撮往里一扔,开水一冲再闷一会。盖一掀开,茶香直沁心肺。自己喝时,拿上茶缸东游西逛,唯恐别人不知道咱有个大茶缸。后来茶杯升级了,单位不知道通什么关系,专们烧制了一套带有“万荣县某某公司”的瓷杯带瓷壶,这就成宝贝了。每当逢年过节有客人来时才用这套设备。先把壶、杯用开水涮一下,再把花茶往里一放,倒上开水盖上盖,两三分钟后,再往按人数放置的水杯里倒。人常说:茶七酒八。这时候就有一点仪式感了,再把杯盖一盖,等一会在咱的催嘱下,客人端起杯子掀起杯盖,慢慢地呷一口……随着茶凉杯干,主人不停添水,直至事完话尽散场。

    单位福利杯

    进入九十年代后,最时尚的是水果罐头瓶了。商家也很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不同罐头用不同瓶子。高低、粗细、式样各不相同,瓶盖质量也很好,二次使用一点都不漏水。一些心灵手巧的更是对瓶子进行多种装饰,看上去像艺术品一样。夏天端上不烫手,冬天拿上能暖手,是每个外出工作、旅行之人的必备之物。如果丢失或不小心打破了,常常要心疼好几天。虽然再买瓶罐头就又是一个杯子,但拿上新杯后总有一些生疏感,只有过上几天才能慢慢适应。

    吃完就是水杯

    新世纪开始,有段时间兴起了茶杯热,谁能拿一个“曙光”保温杯,那可就是有身份的人。每每一个会议,一次活动结束后,都有一个印有活动字迹的纪念品一一高档保温杯,每人一个,一个也不能落。这些水杯有钢皮瓦芯的,有双层玻璃的,有钢皮合成养生的,还有能让水在杯内发生“质变”高科技的。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各显神手,水杯成了一些厂子起死回生的路,成了一些珍惜生命之人的唯一手段,更成了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显示身份的标志。一次性水杯也偶尔在场面上露露面,但大部分都带有单位或企业的隐形广告,有“身份”的人一般不用它。他们都有专人带着水杯,往沙发或主席台一坐,水杯自然承上。现在,水杯在每个层次人的生活中,都成了随身之物。要去亲戚家吃席,水杯不能少;要去外面开会,水杯不能少;大工要去工地干活,水杯不能少;地里面药材或庄稼打药或苹果疏花套袋,水杯更不能少……

    现代水杯

    水杯档次高了,成百上千元不等,忘记拿了,你若返回寻找,只要清洁工没把它当垃圾倒掉,就一定能找到,大部分是主人给保管了。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病从口入”这个道理了,水杯也就成了每个人独享的生活必需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喝水杯之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rx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