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语病其一

作者: 自羽的学习账号 | 来源:发表于2023-06-23 21:50 被阅读0次

《汉语语病研究:语病评析与修改》作者简介

宋法仁,兰州市人,1937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函授部)中文系,先后在兰州十五中学、兰州七中任语文教师,教龄垂四十年。著有《漫谈兰州方言》(自印本)《汉语语病研究》《明肃王对兰州的贡献》《明肃王在兰州》(以上论文)、《兰州杂记》(随笔、杂论集,稿本)、《(兰州古今碑刻〉文字标点校勘》(稿本)、《中学语文教学论集》(稿本)。


造句时常常产生如下儿种语病:成分残缺,句式选择不当,句子内部不统一、词序不当、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修辞当以及复句里的某些语病,此外还有句意违背事理及标点不当,等等。下边分别举例说明。

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必要的句子成分,特别是缺少主语、谓语、宾语或者它们的中心语,会造成语意含糊、歧义、前后脱节或者不通顺等情况。

(1)东部湖荡平原,河网密布。稻田碧绿如茵,每年可产稻4亿多公斤,在全国名列前茅。

病因:句子中是什么“在全国名列前茅"?是指总产量,还是单产?若是承前指“每年可产稻4亿多公斤“这一总产量的话,那产量超过这一数字的县、乡,在全国比比皆是,这里怎能“在全国名列前茅”?若是指单产,作者又没有指明这一带的士地面积,这个分句给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揣测原意,可能是丢失了主语“每亩单产×义××公斤”。

(1)东部湖荡平原,河网密布。稻田碧绿如茵,每年每亩单产4亿多公斤,在全国名列前茅。


转型期,是否出长篇的时代?

病因:主语与谓语之间缺少系词联结,“是否”是表示疑问的副词,不能作判断词使用,在“是否”之后补加一个“是”,意思就贯通了

(2)转型期,是否是出长篇的时代?


(3)惊诧之余,我想张炯自有他的思维逻辑,也是一家之言。

病因:这句话里“也是”之前应补加“这本书”之类,以使后一部分成为一个主谓相搭配的短语,否则主(“张炯”)跟谓(“也是一家之言”)就不相搭配了。

(3)惊诧之余,我想张炯自有他的思维逻辑,这本书也是一家之言。


(4)公开信息显示:宁波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的62%和全省的61%。

病因:这个句子对宁波水资源拥有量的两个百分比缺少限制,使语意产生歧义;是全国(或全省)人均拥有量,还是其总量?为避免理解上的歧义,应在两个百分比前各加上限制词“人均拥有量”。

(4)公开信息显示:宁波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的人均拥有量62%和全省的人均拥有量61%。

相关文章

  • 想写好文章,必须多读好文章

    今天收到论文被退稿的通知,心里很难受。编辑认为文章的句子语病多。 1.分析 句子语病多,我是承认的。编辑给文章有语...

  • 2020-06-21

    语法类语病辨析之语序不当 教学目标 1、了解句子成分及其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 2、了解语法类语病的四大类型; 3、...

  • 读书笔记——《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第二章第一节——中学岁月:发展

    一、1.有的语病发生在句子内部,更多的是发生于句与句之间,甚至发生于更大的语言单位之间。这些语病有的是现行教学语法...

  • 2020-06-22

    语法类语病辨析之搭配不当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句子成分及其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 2、初步掌握搭配不当的辨析方法。...

  • 2020-06-23

    语法类语病辨析之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句子成分及其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 2、初步掌握结构...

  • 2020-06-23

    语法类语病辨析之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句子成分及其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 2、初步掌握结构...

  • 重点的地方多强调

    今天讲语病专项,搭配不当里面的一面对两面现象,告诉学生当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等的时候要看句子中有没有能和它对应的两...

  • 其一,句子

    你怯懦地祈助的 别人的著作救不了你 你不是别人 此刻你正身处 自己的脚步编织起的迷宫的中心之地 耶稣或者苏格拉底 ...

  • 语病

    钟声迎来送往 月光下野蛮的队伍 让刺刀上的光点 击穿我沉默的舌头 爱是一生的语病 让你增词减句

  • 语病

    凝视着第一个雨季, 和昨天的, 一夜清冷。 忽然之间, 是一场空梦, 梦中眷恋着稀疏的倒影, 残破的月牙。 脚下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句子的语病其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s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