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桥

作者: 誉满99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21:07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古代社会,积善行德有一个显著的标志,那就是——修桥补路。为什么修桥补路就是积德行善呢?这是因为修建的桥梁,修建的路面,那不只是修建者一人在上面行走,其他人也可以在上面走。也就是说,主观上为自己提供了方便,客观上也为别人提供了方便。不过这种方便是因为你出了钱,出钱的同时还为别人提供了方便,所以这就叫积德行善。

    古代有积德行善,当今社会这种现象也并不罕见,前进村的一座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这前进村里的前进河,平日里的宽度有五米多。一到雨季,当山洪倾泻而下的时候,它的宽度就要达到九米多。由于没有桥,此时村里人只能趟水过河,因为这是进出该村的唯一通道。每年汛期来临的时候,村里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的威胁。以往曾有人在汛期过河时被洪水冲走,每当提及此事,前进村里的村民仍然感到心有余悸。

    80多岁的张老先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他暗想: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出入村不方便不说,汛期里还有危险。他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决定在过河的简易通道的上游修建一座水泥桥。

    购买了钢筋、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之后,张先生亲自监工,不久之后施工队按期交工。一座十多米长的水泥桥建成了,桥上规划出两条车道,桥的质量看上去异常坚固。

    建成这座桥并不容易,张先生花了九万多元,所有村民都心怀感激,他们都说张先生积德行善,修建这座大桥属于善举,更是义举。,也是壮举。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一段儿时间过后,张先生不高兴了:自己建桥投入了九万多元,尽管这是个人行为,但从来没有人提到花钱的事。相反大家天天走水泥桥,却没有人愿意分担建桥的费用。思来想去,张先生把心一横,在桥头立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过桥费每人每次三元。

    这一下村民可不干了,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你建桥收钱,那不是收买路钱吗?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可张先生有他的想法:“你怕花钱你就不走这座桥,在河下游还有原来的老路,你可以走啊!没人强迫你交钱,这是志愿的。”但是大家都已经习惯走水泥桥,现在却改成收费,人们普遍感到心情不爽。

    有一部分人感到心中不平,他们就到乡里和村里分别反映这一情况。但是修桥是张先生个人行为,村里领导只能通过劝导,希望张先生不再收费。同时村里也积极地向上级部门请示,准备给张先生一些补偿以冲抵他的建桥费用。个别村民对张先生颇有微词:“这哪是积德行善,这不是乘人之危吗?”

    尽管村里多次进行上下沟通,无奈财力有限,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时间一长,这事儿只能不了了之。

    两年后,“村村通公路”变成了现实。此时上级的财政部门儿已经下发了修桥专款,村领导研究之后把张先生的修桥费用全部结清。这样一来,村民可以心安理得地过桥,并且也不存在任何争议了。

    大家纷纷为此叫好,他们把以前的“前进桥”改名为“民心桥”,那意味着基层政府与百姓之间永远都会架起友谊的桥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tb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