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指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比如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象”是“物”在人的知觉中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
展开想,我也以为:“物”是孤立的,而“象”是联系的。 比如一座山,它作为“物”是客观实在、相对不变,又是孤立无援的。而作为“象“,它却与周围的事物相联,又与观者的心境、“阅”“历“共鸣;所以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人面前,山的“象”呈万千变化。
生命总是“阅”“历“体验的过程。
要看到山的丰富,我们需要亲自去爬山,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四望、一步一个感味;有时也可能迷途、也可能要换个路径(去细看)。这样即使爬不到山顶,也会浮感联翩。如果跟着缆车上去,我们就只能看到“物“了。
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在每个人心中呈现出不同之“象”?有的丰彩千姿,有的贫瘠如“物”;因为注入的生命能量不同。注入的能量多,“物“升华成的“象“就丰富。
生命能量就是生命过程形成的、就是“阅““历“提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