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苏辙解读说,其字指德而言。物者,物生以后之形。象者,物生以前之气。德虽恍惚惚恍不可见,然形之可见者成物,气之可见者成象,皆德中之所有。先儒谓冲漠无朕而万有森然已具者,此也。
恍惚之中有物体,惚恍之间有形象;道是无形之形,无状之状,所以道不是物体,而是能量,是规律,是场效。花草树木中的生动就是道的作用,山河大地中的气势就是道的映像,事物的气质特征就是道的物性,人类的精气神灵就是道的表现。
道意虽然模糊隐蔽,但是一定存在,德国人克劳修斯提出的“熵增定律”隐约揭示了天意,似乎知道了终极,宇宙的终极归宿是热寂,万物走向无序。这就是恍惚之中的象,冥冥之中的命。
人有命运,脸有面相,神有气质,心有灵气,模糊在胡言乱语之中,隐藏于胡作非为之中,恍惚之中有象,混沌之中有物,取决于基因,取决于观念,受欲望影响,被习惯控制,人人走在自己的道路,走向自己的归宿。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所有的意念和愿望都必须是源自天理大道,都是为了荣耀道,遵循道,而不是出自私心,来自己欲,人们通常就会平安,快乐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