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取象

作者: 墨非_II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10:30 被阅读0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初都是起于看,只有你书中看到了什么,才会加以思考、吸收成为自己的,然后在运用。只有你去行万里路,去看这个世界,去留意万事万物的存在,去感受万物的时候,你的内心才会发生变化。

去观察事物的存在和现象,并对事物的存在和现象进行思考,你会变得更加睿智!

相关文章

  • 观物取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初都是起于看,只有你书中看到了什么,才会加以思考、吸收成为自己的,然后在运用。只有你去行万...

  • 《推背图》中的文化与历史(一)

    中国文化产生的本源是:观物取象,而这些“象”在经过历史的衍变之后,就变成了今天的“图形符号文字”,我们可以...

  • 易经万物类象 人物按卦索骥

    易经有个象数思维,见数见物,有象无象,都可即时起卦。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万物类象,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

  • 诗言志

    在中华先民看来,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中华先民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路,擅长于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把握...

  • 《中国美学史大纲》摘要二

    第三章《易传》的美学 《易传》(主要指《系辞传》)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尤为重要。提出了“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这两...

  • 读书笔记55-01《群书治要》

    一《易》 1观物取象,象以尽意 2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 3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靠学习...

  • 《惹阳》第一章——《宗蛊玄幡录》

    蛊为弥精,乃观物取象之遗果,塑以精血灵物,不属轮回五道,亦不入七迷通径,不受天地宠养,生之艰难,亿难存一。 ---...

  • 漫读《当下的力量》解评记——37辨析虚实,观物取象

    37、辨析虚实,观物取象 在原书《超越字面的含义》章节中如下写道:【别陷入词的字面意思中,词是达到目的手段。它是抽...

  • 求真 向善 达美

    《周易》中说道:“中华先人观物取象、格物穷理以求真;凝道、行道;以心循。”真是人的生命脉搏,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 致象以观物

    务实与务虚,大不必如此泾渭分明。从小到大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很难看出它们个中的把戏。偶然瞧出一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物取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kd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