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原名叫《老子》,在西汉文景之治时发扬光大,改名为《道德经》。伏羲氏定为“象”,老子要“破象立道”。
《道德经》和《易经》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和孔子的《论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1 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点出了老子眼中的宇宙万物的起源就是道,道生有和无,类似于《易经》中的阴和阳,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同出而异名”的相互成辅。
2从第二章开始,老子较为细致地描绘了他眼中圣人所处之事,所行之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放在当下的生活,随处可见鲜明的例子。正是整个社会都在推崇的对于女性的认知标准就是“瘦、幼、白”以及网红脸当道,多少女孩子在减肥和整容的道路上前仆后继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实,美和丑只是世人的标准,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当下的标准而让自己陷于被动的局势,“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这种悲剧却仍在当前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中发生,老子他老人家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道理,并在道德经中第二章予以警示,真不愧是万经之王。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话算得上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了,并且与圣经中的虚心受教,将功成荣耀归于主耶稣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恃宠而骄、不居功自傲,简单的两点现代人却不一定能做到。道德经的确在修身、治国、养身等方面都给与我们现代人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3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句话虽然明里是在讲治国,但其蕴含的道理对于个人的修为来说仍具启发。曾仕强认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归纳了社会的四大乱源,“名、利、欲、知”。前三个都好理解,第四个是知识,对知识的过分渴求其实也是焦虑的一种体现。当前各大平台的知识付费如火如荼,炫目的头衔、夸张的标题,每一个付费频道似乎都在想你传递着不听就损失了一个亿的信息,但是这何尝不是违背了老子所讲的,弱其志,无知无欲的境界呢?在我看来,这一段话更像是古人对于大同社会最早的阐述,人民安居乐业,少欲寡求,过着一种平安喜乐的生活。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看似无情无义,任由百姓自生自灭。我们中国人有时也会说,苍天有眼或是老天开眼啊,古往今来,人类对于天地宇宙是否有神明的追索从未停止,无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或者是唯心主义学说以及全球主流的宗教学说都在不断争论神的存在与否。在不同的学说假设中也对于神的描述冠以不同名称。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道”描绘成天地起源,存在于象帝之先,并且无欲无求,无功无过,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生而不有,作而不辞,又像是鼓风的风箱,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在上篇中,老子多次运用比喻来形容道是什么,道有什么特征。看似虚空不可捉摸,但又十分切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5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一句话包含了矛盾对立统一的特性,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说,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也蕴含同样的道理。在道德经中处处可以看到无为而治的身影。
6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一段讲了水的七个功能,概括以来就两个字“不争”,并且老子在该篇中两次强调,可以说水是道的象征或化身,它具备老子所说的道的特征,并且不争与之前描述的“不辞、不有、不恃、不居”具有同样的意思,强调要虚空,要谦逊。学到目前,我愈发觉得世界上古老的宗教其教义都是劝勉人为善,为善的方式和行为又都是相通的。比如,圣经中,耶稣教导门徒,人子降到世上是要服侍人的;不可在人前祷告,要在内室里紧闭其门而祷告;不要积累地上的财富,要积累天上的财富;这些与老子讲的“行不言之教,无知无欲”的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各类佛学典籍、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道教的《道德经》,甚至包含修身平欲、强健体魄的《易筋经》、《瑜伽经》等等,从某些角度来说对人的教化都是相通的。鄙人才疏学浅并没有仔细研读过这些经典,只是从目前笼统的认知上得出这个结论,并会在以后阅读中不断的完善该结论的认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