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随谈 - 其二

作者: 瓶盖_ | 来源:发表于2017-06-17 21:24 被阅读0次

  我看道德经秉着就是颗朝拜的心,不敢称解,只得随笔言谈一番,不过自娱而已,请诸位也当个娱乐罢。

  道德经就是道家之核心,这一句并不未过,道家于中国就如西方浪漫主义一般,自生起就充斥这一股子淡雅随意的气息。不同于佛之伊始,苦行荒野六年,坐悟菩提树下四十九天,再为渡得苦海众生,脚印落满印度覆满灰尘的小路,传道半个世纪,至死方休。更不同于儒之开端,为治国,更为救世,不惜走下圣坛,一生游走于六国之间,求得一官半职,只为传道授业,教化万千。抑不同与那基督之起源,耶稣一生苦难无数,最后也只得画一个玄奇的句号结尾。

  第一章我就姑且不论,道经初章本就是全书之精华所在,太过高深,自知连词义都未读懂,就不在此献丑了,也不知纵观全文之后,能否悟得其中一二。

  闲话少叙,我既然抛去一章,那便从第二章开始说道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字面很好解释,因为有恶方能知道所做之善,因为有丑方能发现其中美丽。有浅必有深,有伪必有真,这字面解释本就是个伪命题,不然就不会有天下二字。

  若世间之善皆是相对之善,世间之美皆是相对之美,那真善美三字何来,人生一切美好皆在真善美三字之里,三字当中真当先,这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若一切皆是相对而来,今日可以是杀人为,恶救人为善,那若明日以救人为恶,那杀人就是善了吗!那在有一日今日之丑恶成了美,那今日的美便成了丑吗?

  相对之论本就是伪论,正如少数服从多数般,引人发笑却还有人信以为真。纵然如梵高如此才情,一生蹉跎,生前一幅画一文不值,死后数十年画作却能被卖出数千万美元,不过数十年间价值便能翻出千万倍。一幅画作从一文不值到倾国倾城,看起来确实像是因为审美的变化,画作的价值才会不同,可画作本身的价值变化了吗。附加的价值再多,对画来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对作者来说也是。世界在变,世界总体的美丑观也会在变,可总归还是会有永恒的东西留下,画作如是,音乐如是,经典皆如是。

  纵然再有一日,梵高再次一文不值,那也只不过是世俗的添加,他真正的价值是永恒的,不会为外界的任何而改变,通过物质谈论精神本就是可笑的,一个真的好的观众的喜爱,必然是爱上作品本身,而不是数据。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音声相和。

  与上一句类似,内核却有着许些不同,这一句更接近上句的表层意思,有好人也有恶人,有光明也会有黑暗,有阴必有阳。与完全从精神和灵魂出发的好恶,美丑来说,凡是根基于现实的一切东西,必有与其对应之物,长度可见便有高矮长短之说,问题可知便有难易简琐之说,身体可感温度自会知温凉寒热之说。凡是可被观察检验之事,必会有一个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便根立在一切可被观察之事物上。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实话,这一句确实是不知甚解,只得从表意说到一番罢。

  表意很简单,纵然不通古文也可一看就知,可就是太过简单了,简到好像如同废话一般,就是为了凑几个字数,以此,别有一番深意,《庄子》所谓无为而用天下也,无为之说便是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盖是因万般道理皆在天地之间,处无为便是为天地,天地自然无言,道理要从天地中学,自如老子观水悟道般,大概如此吧。如是错意,请各位指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这一句概许是整章最是易懂的,也或许是学识浅薄,看不懂其中真意我如今理解就如字面所说一般。不对万事万物的成长加以干涉,不把所长之果实据为己有,不为所做之事所累,事做成之后便要功成身退,正是因为功成身退,人们才会知道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功绩’,这样人们才会记住你所做的功绩。

  我自知,这一句话本意不止于此,心中也有些许琐碎想法,只因经世不到,学艺不高,终不能整理成句,只得先以表意之解,当做所思了,若他日再有新解,独开一章,好好在去言说一番罢。

  全章总结便就算了,连独句都是一知半解的,就不好在这里卖弄了。那至此,经由三天,如今对于本章的全部理解都掏出来了,再有什么灵思也只得等他日再说了,先画上一个句号吧。

自知学识浅薄,如有错漏,请各位指教。

                        本章完

相关文章

  • 道德经随谈 - 其二

    我看道德经秉着就是颗朝拜的心,不敢称解,只得随笔言谈一番,不过自娱而已,请诸位也当个娱乐罢。 道德经就是道家...

  • 罗大伦《道德经》347

    随谈3、结束语·宗教仪轨的作用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闲聊聊,讲完《道德经》以后,我们随便聊聊天,...

  • 随谈

    她走了,在一个寒风萧瑟的夜里,走了。从此楼下不再有她爽朗的笑声,不再有她驼背赶鸡的场景,不再有她...她的生命就...

  • 随谈

    不知道别人有时有没有这种感觉,好像身边的人都各有所长,各怀梦想,都很忙碌,都话的激情彭湃的。自己却迷茫的一...

  • 《随谈》

    雨绵秋深蟹爪红,金膏三分藏腹中。 调匀醋汁点姜末,细啖鳌肉妙味浓。

  • 《随谈》

    粉裙晾紫竿,青衣迎风翩。 湿气消腾迟,犹觉秋阳短。

  • 随谈

    今晚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发在群里——“那些真正赚大钱的人,从来不靠努力”。真心不认同这种价值观。如果换成从来不只...

  • 随谈

    今天的日更,我想分享一首歌—《认真地老去》 “别错过年轻的疯狂,时光很匆忙,别错过日落和夕阳,不论在哪里呀,来不及...

  • 随谈

    没人能理解我的心痛,真不想和人说话,一句话都不想说,尤其认识却不熟悉的人。搭句话我就难受,那种难受的感觉好像是胃部...

  • 随谈

    又到了要交作业的时候,又是在最后时刻动起笔来。还记得上周作业时,心里想下次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好打磨。发一个像样的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随谈 - 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nv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