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

读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

作者: 静水流深hh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21:02 被阅读0次
读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

1

      《宋词赏析》一书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沈祖棻教授的遗著,是从她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述中选录出来的。全书分三个部分:北宋名家词浅释、姜夔词小札、张炎词小札。其中北宋名家词浅释部分占了全书大部分的篇幅。据程千帆教授(沈祖棻丈夫)在本书后记中所说,《北宋名家词浅析》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讲课笔记,作者这一部分讲稿是根据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要求——了解词的艺术技巧特别是婉约派的作品而讲解的,而且讲得很详细。姜、张两家词札记是从她手批的四印斋本《双白词》中辑录出来的,批语有详有略。后记里提到的关于苏轼等三篇专题论文此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未选。

2

      现代女词人沈祖棻先生在1944年致老师汪东的信中写到:“受业向爱文学,甚于生命。曩在界避警,每挟词稿与俱。一日,偶自问,设人与词稿分在二地,而二处必有一种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初犹不能决,继则毅然愿人亡而词留也。此意难与俗人言,而吾师当能知之。”生命攸关之际宁可词留而人亡,可见诗人将词放在了高于生命的位置上。

      清人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王国维也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两句话映射在沈祖棻身上便恰恰像是一句谶,家国动荡与民族苦难成为其一生诗词创作的永恒主题。

      沈祖棻外孙女张春晓发表在2000年第7期《百年潮》上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兼记外祖母沈祖棻的坎坷一生》一文,以涌动着的浓烈而低沉的深情与喟叹回忆了外祖母的一生。

      在她青年时期,大家庭趋向瓦解并逐渐分崩离析。在大学生涯中,她得到汪东、吴梅、黄侃、汪辟疆等国学大师的悉心指点,又得以和诸多学友相互切磋学问。1932年春,她在大学二年级时,以一曲《浣溪沙》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作了沉郁的书写,其中“有斜阳处有春愁”成为传诵一时的佳句,她遂被称为“沈斜阳”。这时她和诗友们在金陵古城四处吟唱,享受着爱情和友情的甜蜜,可惜美好的时光只有五年。

      她此后的一生既饱经时代忧患,又历经种种个人的不幸——诸多的坎坷和沧桑、不尽的期望和等待,更有更深重的悲哀和绝望。但是她的词作却正是这些多舛的命运之后有了更沉郁的思想感情,有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曾经读到了沈祖棻先生的几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也将之在此一并做记录。

      某次,沈先生因被确诊为腹中生瘤,不得不前往成都动手术。在面临手术的危险时,沈先生自述“所遗恨者,一则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则从寄庵师学词未成,如斯而已。”亦是极伤心语。幸好手术也还算是成功,可就在手术后的一个夜晚,医院失火,沈先生在别人的搀扶下仓皇逃出,所有衣物悉被烧毁,仅人得以幸免。她的《宴清都》一词将劫后悲喜之情一一写出,其小序云:“奔命濒危,仅人获免。千帆方由旅馆驰赴火场,四觅不获,迨晓始知余尚在。相见持泣,经过似梦,不可无词。”夫妻情谊由此可见。

      十年浩劫中,他们夫妇同遭迫害,备尝艰苦。在得到丈夫从下放的沙洋农场来信,信中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时,祖棻写了一首七律:“合卺苍黄值乱离,经筵转徙际明时。廿年分受流人谤,八口曾为巧妇炊。历尽新婚垂老别,未成白首碧山期。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此诗苦味深情,极为感人,也算是对他们夫妇婚后近四十年生命流程的总结了。

      另外读到一个有关程千帆先生、沈祖棻先生和高文先生的故事:沈先生仙逝后,程先生为她整理出版了词作全集,趁赴郑州开会时到开封转交高先生。高先生拿到全集后慢慢翻阅一遍,说:“你这个全集不全。”程先生大惊,说:“怎么可能,我已经全部收录了!”高先生默默走进卧室,从床底拖出一只柳条箱,从柳条箱中取出一只皮箱,从皮箱中取出一个锦盒,从锦盒中取出一方丝帕,丝帕上题写了一首词。高先生说:“这个你没有,这是师妹送给我的。”说完,二老抚掌大笑,继而默然无语。

      听这个故事时,大笑之后深感悲切。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暮年忽忆少年事,真是可感可叹!

3

      简记一些阅读感受

      可以毫无迟疑地说,沈祖棻先生在词创作理论上是有真知卓见的。她的《宋词赏析》成为现代有影响力的词学理论书籍。以大家之笔写小书,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沈先生的学者之笔赏析得严谨透切,当得上唐圭璋先生所说的“剖析精微,体察分明”。当详处,不厌其详;当略处,点到为止。既注意结构布局、艺术手法的具体分析,又举一反三,总结艺术规律。

      相对于其他诗词赏析类的作品重在思想内容的解读,《宋词赏析》更偏重于艺术手法的分析,且选择的多为婉约词。沈先生从探求作品的实际出发,带领我们去触摸词作的细致细腻之处,所谈之处无一言废话,往往有独到见解。用语精当,鉴赏不拖泥带水。

      其实,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做起来是很不容易。首先要求作者对词的格律、词的语言和词的表现风格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其它有关的知识和功力如词的发展过程及其流派,时代风气与词作家的关系,作品中的名句和前代诗词的继承、发展和比较,对前代词论中精辟见解的阐明,乃至词人的身世、交游等等,也是重要的环节。撇开这些去谈词,只能是肤浅的、不全面的,乃至是错误的。因此,就一点来说,艺术手法的分析比思想内容的阐述难度更高。

      《宋词赏析》的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有很高造诣的词作家,正因为她有自己创作甘苦的体验,对前人作品的分析也就能够做到眼光敏锐,而又论析严密,丝丝入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bb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