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与闻的辩证

作者: 惊鸿2019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03:58 被阅读0次

    在现代汉语里,听指的是用耳朵接收声音。听字的繁体字写作“聽”,是有耳朵的。简化以后变成了口和斤,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听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既有口又有耳,表示出得你口,入得我耳,那就是听了。

    而闻的本义为听到、听见,现在多用来表示用鼻子嗅气味。

    听的字义中与嗅觉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可是,在我的家乡,却往往用听来表示闻和嗅的意思。比如:花开了,听听香不香?饭菜放得时间长了,听听坏了没有?小的时候耳濡目染,没觉得哪里不对,现在想起来,这个字用得不对呀,耳朵怎么能代替鼻子的功能?

    倒是闻这个字意义比较广泛,在甲骨文里 ,闻字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谛听的样子。

    现在的简化字也是门里面有一只耳朵,很贴切的表示出听的意思。不过,古代已经引申出嗅的意思了。在三国时期魏国王肃的《孔子家语·六本》有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讲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闻字考证过了,两千年前就有听和嗅两种意思。但听字就不好解释了,在文献资料中根本找不到嗅的意思。为什么却能一直流传到今天呢?

    我的家乡在乐亭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商朝的时候,这里是古孤竹国的所在。那两位伟大的贤士伯夷和叔齐,就是孤竹国的两位王子。他们忠于商朝,耻为周臣。兄弟让国,叩马谏伐、不食周栗,隐于首阳,采薇而食,饿死首阳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诗经》

    中《采薇》篇说的就是他俩的故事。

    孤竹国始于距今3600年前,最辉煌的时候地域包括整个北方和朝鲜半岛。后来,日益衰弱,国土仅剩下如今的乐亭县、滦南县和曹妃甸区,直至灭国。很可能,古代孤竹国人就是我们的先人,至少也应该是先民吧。孤竹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可惜,流传下来的东西只有考古学家从墓地里找到的一些陶罐。

    也许在36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这样使用听字。脑补一下当时的场景:伯夷喊叔齐,老弟,薇菜老了,不好吃了。那边的棠梨花开了,你去听听香不香,要不,咱们换一下口粮?

    于是,听的这个嗅觉功能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下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与闻的辩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bw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