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待生活的意义会自动出现,做出决定,拿起雕刻刀,马上行动起来吧。 ——史蒂夫.帕夫利纳
从前,在个国家有个富人,名叫时间。他拥有无数家禽牲口,土地无边无际,田里什么都种,他的大箱子里塞满各种宝物,谷仓装满粮食。
这个名叫时间的富人拥有财产之多,连国外的人也知道了,纷纷远道而来,只为看看这位富人是如何富足。
富人把牛、羊、衣服送给穷人,于是人们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慷慨了。还说,没有看见过时间富人的人就等于没有生活过。
这样过了许多年,有一个部落准备派出使者去向富人问好。临行前部落的头领对使者说:你们到时间富人的国家去,一定要见到他,回来时告诉我们,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富有、慷慨。
当使者们走了好多天到达时间富人居住的国家,在城郊遇到了一个瘦瘦的、衣衫褴褛的老头。
使者问:这里有没有一个时间富人?如果有,请您告诉我们,他住在哪里。老人忧郁地回答:有的。时间就住在这里,你进城去,人们会告诉你的。使者进了城,向市民们问了好,说:我们来看时间,他的声名传到了我们部落,我们很想看看这位神奇的人,准备回去后告诉同胞。
正当使者说这话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慢慢地走到他们面前。这时有人说:他就是时间!他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人。使者看了看又瘦又老、衣衫不整的老乞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道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时间富人吗?他们问道。”
“是的,我就是时间,我现在变成不幸的人了。老头说,过去我是最富的人,现在是世界上最穷的人。使者点点头说:是啊,生活总是导演着悲喜剧,但我们怎么对同胞说呢?老头想了想,答道:你们回到家里,见到同胞,对他们说时间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样子了!”
白驹过隙。专辑更新完10个章节,每周1更也有10周了,日子回过头来看时总是转瞬即逝~而你从这个故事有没再一次感受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呢。如果不懂得如何管理它,只能说我们在很慷慨地浪费它,最终将一无所获。这10周你是否有所收获呢?
也许有些人是无知无觉,有些人是知却无行。无论哪一种,如果你焦虑、沮丧,都希望你能有所触动的情况下及早行动。行胜于言。
通常情况下,时间和资讯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压力来源。我们渴望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无止境的工作。时间本身不能被管理,能被左右的只有自己,也就是我们关注的事和采取的行动。
你决定拿它怎么办?
我们迫切想要的其实是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管理信息。有了预期结果,才好心无旁骛。故,如何洞察事物的意义以及其中的关系,才是要害。那么,真正要解决的便是其意义不明的超负荷。
《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10-大脑里的捉迷藏》中提到收集,便是教我们把眼下想到的事情一一罗列,然后再对它们作价值判断。收集,你完成了吗?我不知道。
今天我们来说着之后的进程,价值判断-明确意义。
一,用关注层面作为核查清单
无论一台多大容量的电脑,运行太多程序,也会吃力无比。收集是在检查是是什么在消耗CPU,价值判断则是让我们做出取舍,清空后台运行程序,战斗力瞬间得到提升。
搞清楚是什么、该做什么,少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思考和决策步骤,就不可能做出自信的选择。
无数隐秘的想法,没有着落,就会不断啃噬你的心,纠缠你,消耗你。将潜意识上升到意识,集中精力,才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想成为的人。拒绝思考它们的意义,就是在等待别人为你的生命做决定。事实上,整个宇宙都在等你。明确的方向要靠自己寻找。
生活中存在大量显而易见尚甚至更细微的未完成的事,不是那么一目了然,要把它们找出来可以用关注层面作为核查清单。再根据各种制约条件和标准进行评估,这就是明确意义。
你对自己许下的远大的承诺有时很难把握,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关注在这些层面引起你注意的事,就成了灵感和直觉判断的源泉。
事实上,你的心事越微妙和隐晦,事后证明,它就越重要。
- 1万英尺-当前项目
许多事物一目了然,一做清扫很容易就想得起来。
但其实在这个层面,往往还有很多心事,用事务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无法捕捉。而找到、明确它们,把它们条理化,纳入“大脑延伸”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如,人们常常不当一回事,却的确是一桩心事的例子:下次度假、安排父母的老年看护、安排孩子们的暑期活动。很少有人做好了心理准备,愿意承认这些分神的事是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
- 2万英尺-关注和责任范围
这个层面往往包括内心深处数不清的糟心事,想想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契机,理清其他关注的事,延伸到整个生活。
你可以把一些兴趣和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区分出来,把各种引起你注意的微妙事项,从大脑里转移出来,纳入你的明确和组织整理系统,就可以大大提升你的自主掌控感。
- 3万英尺-长期和短期目标
这个层面是首个面向未来的关注点,尽管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困扰你,你必须把眼光放远来面对他们。
从个人角度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几年内也许要发生一些事,但他们并没有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直到你想到跟他们有关的具体问题,比如年底要拿驾照、要攒钱邮轮旅行、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卧室。
这个层面引起注意的事情,有时并不是你在评估之前许下的承诺,也许是你没有深思的抱负和追求,日常生活中许多其他杂事分散了你的记忆力、精力,把它们掩盖住了。
但它们始终在你心里。还有一些生活领域一直在考虑确立的某些目标,比如改善财务状况、报一名外语、参加马拉松比赛,即便这些目标没有明确的说出来安排,他们已经成为你的一件心事,这就是要捕捉的。
- 4万英尺-愿景
既你对未来的畅想或长期成功的愿景,你需要从脑子里转移出来的事物范围很广,大到各种大事和机遇,小到看似琐碎的事物,比如工作机会,或者被裁员,或者不能发挥潜力、个人还影响力等等。
- 5万英尺-宗旨和原则
这是你一生中的大事,决定性事件的领域,只要有一件事不明确,不合拍,你就很难在整个意识层面做到心如止水。
很多人不肯捕捉和处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因为他们想的得到答案,却不肯承认问题的存在,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却没有认识到自己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其实你不必透彻的搞清楚一件事,也可以掌控它,重要的是搞清楚下一步做什么,让他逐渐明朗的问题,找到令你心神不宁的原因,把它纳入系统,往往是掌控它的最好开端。
一有怀疑就写下来放进工作篮是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把诸多事物从大脑里转移出来,保存在某个外在的具体地点,事后再妥善处理,是重中之重。
二,清空工作篮的关键问题
核查关系到极其重要的分类,明确意义则是筛选,我们必须通过这个过程处理所收集捕捉到的信息,归置散漫的念头和想法,调整看问题、项目或局面的视角。有些想法和信息实用性相对较强,有些还要斟酌,有些根本没用。
如果没有明确意义这一步,你会发现,好像什么工具都不管用。因此,明确意义对于全面掌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判断时的筛选,就是清空工作篮的关键,以下3个问题将助你理清并解决问题:
- 是否可以采取行动?
- 想要什么结果?
-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对没法采取行动的,要分辨哪些是垃圾,哪些供事后回顾,哪些留作参考。
1,要不要、能不能有所行动?
答案无外乎 YES or NO 。“也许”其实等于“不,也许过些日子再说”,明确意义要的是此时此刻对你的影响。
不做这样的划分,积攒起来就是一团乱麻。变得漠然不说,还会影响我们的精力和心智的清明。
养成当断则断的习惯(问自己:这件事我快要采取行动吗?),就掌握了轻松驾驭工作和生活的一把钥匙。积极的心态不是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在于你怎么看待它。而,你的看法决定做法。
2,达到无挂碍的关键问题
一旦想好了哪几件事可以采取行动,就必须启动关键的思考步骤:
- 我希望是什么结果?我决心实现或完成它吗?
- 下一步该做什么?为了向这个目标迈进,要做哪些事?
清楚差距在哪儿,就知道改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如何分配资源。如果把各层面引起关注的事一一掌控,要求自己分别思考怎么采取行动,以此为最终目的,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清明无挂碍的境界。
3,不需采取行动的事物分类
人生中有无论如何都想要去完成的事,也有很多无需投入行动的事。这类也需要想清楚它们属于以下那种情况?
①没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