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伯温之三十八:青田神府

刘伯温之三十八:青田神府

作者: 钟山风云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11:21 被阅读0次

      (一)神府初成

        刘伯温正朝着那突然间冒出来的桃花源地狂奔,不过,他跑到一半,又折了回来。

        端五纳闷:咦?他想要干什么?

        原来,他想要和端五拥抱庆祝!

        她确实是刘伯温第一个该感谢和感恩的!

        “讨厌!人家那么小个,怎么拥抱呢?难道非要变成和小肉球一般大个?”

        “哼,看,这么小件事情,瞧把你乐的!”

        话虽这样说,端五还是挺替刘伯温高兴的。毕竟完成了一件大事,他又向着目标前进了一步。端五知道:长路漫漫,其修远兮。

        要成为巽位神,不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但毕竟又往前进了一步。

        刘伯温也觉察出来,好像以自己的个子和小飞蝇端五拥抱,似乎不太对等。尴尬的停了一下,向端五投来感激的目光。

      心里暗想:端五,你,你,你就不能变大个一点点嘛?

        罢了!他还是压抑不住心中兴奋,一路飞奔,向着那梦幻般的小村而去。

      显现在他面前,是他的变化术处女作,真是用是心血铸就呀。还是的理想中的梦幻,怎不令他兴奋不已?

        狂奔到小村庄路口,刘伯温骤然停下。嗯,他觉得自己应该给这小村起个名儿。

        不对,应该让端五给这小村庄起名啊。

        于是,回头询问的目光看向端五。

        端五呢?觉得这地方似曾相识。

        对,端五给小肉球造小天地时见过,这环境和刘伯温以前的故乡一一处州青田县南田乡有八九分相似,所以当时世人称刘伯温为刘青田。

        这也就可以理解难怪他那么舍得,下了不少本钱。当然,这个时候的刘伯温自己还搞不明白。更大的可能是,这傻孩子完全不懂得花费了多少。稀里糊涂弄出来的。

        “那就叫“青田神府"吧!”

        在这里,再叫什么乡什么土的肯定是不行了。以后他作为巽位神,这就是神府了。

        “青田神府?好,我喜欢!想不到我也能住上神府了。还是自己的!”

        这比当年的诚意伯府可好亿万倍不止。更重要的是,即使如此,也无须胆战心惊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主人翁感才更是爽歪歪。

        既是神府,当然不能太寒酸了。

        本来刘伯温是非常朴素的人。只是以前朴素也没捞着好,现身处秘境,刘伯温虽不知这秘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直觉上应该是天宫一般的,神仙境地,太过马虎也不行。

        反正这里没有别人,自己就张扬些,嚣张跋扈了,也无人知晓。

        于是他就在这小山村里,里里外外的装饰了一番。经过前面的死去活来的煎熬,他对小件物品的变化基本上是信手拈来,不用再那般煎熬了,其实也还是要承受肌肤之痛的。还要损耗自身的元气,即以自己身体为原材料。

        刘伯温这个时候明白了,端五为什么对自己对小天地的破坏那么生气了!损耗她不少元气啊。

        原来,神仙变化也伤身!

        刘伯温这个时候也明白了,神仙们变化看起来信手拈来,为什么却不随便出手。傻呀。

        那,端五没有变化成正常人一般大,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呢?不应该啊,她随便变一变,便可造化一花一世界,也是可以的呀。此刻,他对端五的崇拜,更加无以复加。

        再说,经这一番装饰,这神府虽小,而精悍。金碧辉煌,又不显奢华铺张。

        在入口处,一个巨大的牌坊,高耸入云端,上书四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大字“青田神府”,自然是由刘伯温写就。

神府一角(网图)

        各屋里的陈设,家俱还是木器为主,俱是千年红木花梨楠木之类,有一个特点:比较宽大,沿袭端五当初造小天地一般的大气风格。那一栋栋房子当然不是自己一个人能住得了。

        秘境既然要求,就这样吧。

        一番端祥之后,刘伯温又寻思着:这里都非常漂亮了,简直完美无缺。嗯,好象,还缺点什么?!

        人!缺人气。

        对,人气,至关重要。

        既是一个小天地,一个小社会,应该有许多人在这里。

        有人才有生气,有人才有灵气。

        说到建设城池,刘伯温可不陌生。

        刘伯温当年可是主持修建南京城的。如今的南京,当年的应天府,就是刘伯温主持修建。六朝古都,屹立至今。

秦淮河畔(网图)

        当年,在劝说朱元璋放弃定都家乡凤阳的想法后,刘伯温又建议他定都金陵。

        刘伯温通晓风水,号称天下第一,所以,朱元璋吧,把这重要的任务交给刘伯温。从这一点看,朱元璋此时还是非常倚重刘伯温的。   

        后来我们知道,刘伯温是辜负了人家的一番信任。这个都城没有维持好久,朱叫花子死后不久,就发生了他儿子燕王朱隶兵变的事情,很快就迁去北京了。

        可见,这选都城与定风水都不怎么的。

        此刻,大先正走在明孝陵园的路上,隐隐约约还能感觉到朱元璋冲天的怒气!

        刘伯温呐,刘伯温,也怪不得朱元璋对你折腾呢。

        话又说回来,南京自古都没有作为什么大国帝都的命,就没有这种气质和底蕴。一直都是,定都在这里的都是一家家短命王朝。

        金陵,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所谓“六朝”是指:三国东吴(孙权称王)、东晋(西晋皇族司马睿逃亡至此被拥立东晋政权),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

        你看看,这有哪个是长命的王朝?

        所以,也不能全怪刘伯温,地方不行,再怎么建,怎么看,风水都不行。亏那厮朱元璋起了个“应天府”,却是应了个短命都城。

        这是大先个人之管窥,也可以为后来者借鉴。

        实际上,这与地理环境有莫大关系。也有人文环境因素。江南自古富足,这个地方,自古称吴,侬来侬去的,温婉有余而豪气不足,谨小慎微而格局不高。

        故,只能偏安一地,长久不得。

        钟大先谓之日:“一入温柔乡,虎狼变羔羊”。

        小管管窥蠡测,登不得大雅之堂。大家都可以讨论。

        疑惑的是,刘伯温为何没有按照南京这种风水结构,在这秘境,建一个大气的都城呢?

        一是他的变化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他心底里,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里看着简单,实际蕴藏风水八卦。

        你若居高临下,俯瞰一番,方可见一斑,原来别具一格,别有用心。

        这个小村庄,看起来象是一个小三角形,像扇子的扇面,与原来的小天地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扇面。两者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直角形的扇面,等于两者各占一个圆形的八分之一。

        这意思,他需要构建一个圆形的天地,正契合阴阳八卦,天圆地圆。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心里想的已经不是天圆地方了。

        他想的是天圆地也圆。

        因为透过端五的眼光、端午的思路和头脑,他已经隐隐约约的知道天是圆的,大得无边,地也是圆的,而不是以前想象的方。

        这就是眼界的重要!

        这样就行了吗?显然不行。

        虽然不知道别人会建成什么样,就自己感觉,这里面,缺的东西还多着呢。

          (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刘伯温心想着,这青田神府硬件初备,软件呢?

        若只是自己和小飞蝇端五住,好象什么都有了。

        就是太空旷,太大了,会让人显得孤寂缈小。

        但现在这样子,似乎端五是喜欢的。

        当然了,过往无数的岁月,她都是孤身一蝇渡过,现在有了自己,她经常都嫌闹腾,不时被她修理了不知几多。

        若是再多些动静,她会同意吗?

        反之,孤零零的,一个人,一只蝇,难过。

        若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这里最缺的是人!

        缺少人气!

        青田神府缺人!

       

        人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刘伯温深谙其道。

        《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人才是万物之灵,没有人,这一切都没有灵气。万物变化,都是为了铸就其灵一一人。这是人间共识。

        在这里能不能行得通,不知道。反正,刘伯温是这样认识。

        他也准备这么去做。

        虽然,青田神府看起来美伦美焕,精彩绝伦,但是,没有人气,这里的一切都不够完美。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造人?

        去哪里找人?

        找什么样的人?

       

        刘伯温也茫然无绪。

        若是允许,第一个要找的,自然是自己的至亲亲人,父母兄弟,妻子儿孙们。每每想起,就要泪崩。

        第二个,自然是自己的师长、亲友。每一想起,都是久违的感觉。

        第三个要找的,是跟随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每一想起,就心痛愧疚的感觉。

          还有乡里乡亲、官绅同僚……等等。无不令他牵挂。       

          刘伯温无疑是个很感性的人。

          小先无疑也是个很感性的人。值此佳节之际,飘荡在外,身处金陵,忧而思乡,思念至亲父母兄弟妻儿,及亲朋好友等。借刘伯温之念一并致意。

        若是可以,天下人应该都想把自己的亲人放在身边,带在身上。

        最好把所有的一切,放进一个小小的世界里,如一枚温玉,贴身携行。

温玉天成

        若如是,天下再无思念之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伯温之三十八:青田神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e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