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专题
请不要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请不要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作者: 观心自醒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5:39 被阅读0次

    好多年前了,晚上加班,下班后,老板犒劳大家吃大排档,喝酒撸串的时候,老板也会时不时的询问一些工作的事情,突然因为一个小事,老板把我给骂了一顿,更冤枉的是这件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但当时却把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我。

            老板是个暴脾气的人,除了忍气吞声,顺着他说,如果你做任何的辩解,得到的都是他更加升级的发飙。尤其是老板身高185,膀大腰圆,眼睛还非常的大,生起气来非常的吓人。

            事后,过了几天,等他心平气和的时候,我跟他解释这件事情跟我没任何关系,但他说“我不是说你,我是说给谁谁谁听的”,我反问道:“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呢?”,老板说:“她是女孩(老板娘的闺蜜),只能说你,让她听见”。哎,我这顿骂还是替别人挨的,让我委屈了好几天。

            之后又在一家医疗公司,我刚到公司没多久,跟高层一起开销售例会,因为这是医疗行业,我也没有专业背景,同时,也是刚来公司,对整个业务都不熟悉,第二次开会,老板点名对我说:“以后你要是开会不发言,就不用来参加了。”,我心想:“你们聊得我都不清楚来龙去脉,你让我怎么发言,难道胡说八道吗?”

            事后,我去找老板单聊,老板说“我不是在说你,我是在说给其他人听的,让他们积极发言,而不是老板一个人的独角戏。”

           另外一个事情,是一个媒体的朋友,她做一个深度谈话类的节目,总共三个人,类似圆桌派,一个她、一个老师、一个老师的学生。她作为主持人会在录制过程中,根据进展不断的提问,而老师的学生其实话并不多,但录制结束之后,老师突然对她的学生发飙:“都跟我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提出这么弱智的问题”。因为录制过程中,并没有异样的反应,老师突然情绪爆发,吓得我这个朋友还有点不知所措。

            但事后节目回放,老师的学生并没有几个提问,她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老师是在指桑骂槐说她。

            随着80、90、00后的出现,年轻一代的人仿佛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笔者是80后很不理解这种“高情商”的做法。有什么事情难道不能直接说吗?

    当我步入成年,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发现很多60、70后的人都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太多的顾虑(顾虑这么说合不合适)、担心(担心破坏关系)、害怕(害怕自己形象受损)、恐惧(恐惧发生冲突)等等,致使想要表达的内容变形,让对方无法准确的理解对方到底要说什么。而年轻一代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往往表达的让对方能难接受。

            所以现在越来越发现“沟通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沟通不是会说话,会唠嗑,也不是用命令的方式,那是权力赋予你的外力。也不是用指责的方式通过情绪进行沟通。

            借着上面的三个真实的故事,来看看“指桑骂槐”的影响和背后动机,为了便于理解,指桑骂槐者用A代表,桑用B代表,槐用C代表。

    A:指桑骂槐者

    通常A在指桑骂槐时,是不会直接对C明确说出自己要求和标准的,而是用情绪化的语言,也许是指责,也许是阴阳怪气的言语,先评判一番,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告诉周围的人他有多不满意,顺便带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通常这些要求和想法更多的是用反问或嘲讽的形式,并不是很直接,导致听者更多的是体验到他不满情绪。

    A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当C没有按照A要求完成时,A想说但又不敢直接说,之所以不敢直接说是因为A还不能对他与C的掌控程度进行有把握的评估,同时,C对他还有一定的价值,担心如果言重了,会导致关系破裂,而失控。指桑骂槐可以给A一个退路,A可以解释说“你别上心,我没说你,我说的真的是B”或者“这不是我说的,是谁谁谁说的,你别上心,我不介意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尴尬,来测试C跟他的关系脆弱程度。

    这样做的结果,看似很人情世故,做事圆滑,但会让人感觉这个人不真诚,此人心眼太多了。但A自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即表达了自己,又维系了关系。

    实像:当A不满意,却又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不愿意为自己的想法负责,在别人眼中,A所产生的一系列都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导致在别人眼里,A你确实很优秀,但咱们保持一定距离。

    B:桑者

    B是比较无辜的,也就是经常被说“躺枪”的那位。B在这里,是能量最弱的一个,也是被A控制比较完整完全的角色,当A吃透了B的性格,那很大程度上B都会被动的配合A完成指桑骂槐的角色扮演。

    如果B是A的下属,就会导致B在做事的时候,拖沓、反复确认等没有自信的行为,因为A的情绪让B不知所措,跟B没有任何关系,都要把B牵扯进来,使得B并不知道A到底要表达什么,产生了B的混乱。长时间这样的环境,A又会愤怒的认为B没有主见。而B的性格导致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压抑自己。所以经常会发现一个“强势”的人,旁边都有一个相对“弱势”一些的人。

    实像:B有很多委屈和愤怒积压在身体里,内心并不满意A,只是迫于无奈,委曲求全。当某日B积压到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B就会把自己真实的声音逼出来,或者默默的离开,导致关系的最终破裂。

    C:槐者

    面对指桑骂槐,C会有至少3种选择:

    第一种:C就装听不懂,直到A敢跟C当面锣对面鼓的心平气和的说出不满和想法,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沟通的,不用这么复杂,绕弯子。C会静静的看着A各种掩耳盗铃的表演,只要你A不说,难受的是A,不是C。

    第二种:如果碰上了也是强势的C,听到A如此的指桑骂槐,C立马反击:“你说谁呢!!!”,想必会造成更大的关系紧张,大家可以脑补狮虎相争的场面。

    第三种:C很善解人意,也不愿意计较,听懂了A表达的,默默的按照A的要求完成,但关系也就此疏远,因为C很清楚,一个情绪化的A,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实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可以接受适当的不满情绪,以及有效的建议要求,建议不是主观的想法和评判,而是要客观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越具体让C越能接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近程度,是靠接触、碰撞、摩擦产生的。因为接触,而使得关系有远有近。

    曾经闺蜜,因习惯不同,而分道扬镳。

    曾经伴侣,因性格不合,而选择分手。

    曾经兄弟,因观点不同,而选择决绝。

    你、我、他只是不同,但当我们表达出来的时候,让对方感受到的却是否定、是不认可。如何表达自己观点,又能照顾到别人的情绪,这是一个大学问。

    有效沟通

        以下是笔者根据所学,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的一些关于沟通的想法:

    首先,要做到的是面对事实,面对自己的情绪

    你看到的是事实本身?还是你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评判?

    例如:

    客观事实:我的邻居经常不出门

    价值评判:我的邻居是个非常懒惰的人,可以一整天不出门

    当你只是看到客观事实,是不会产生情绪的,只有当你有了价值评判,产生了对对方的标签,一连串的情绪就会接踵而来,你会通过情绪衍生出很多子虚乌有的故事。就像“偷斧子的人”一样。

    情绪是一个很好的觉察工具,当你可以看到你的情绪,深呼吸三下,问问自己这是什么情绪?这个情绪要提醒我什么?这个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只有当你看清楚自己的情绪要表达的期望是什么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客观事实。

    价值评判,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另一个人,当没有充分理解客观事实,这种价值评判只是你的一面之词,从而会导致误会和关系的疏远。

    成熟的人,在面对自己不太清楚事实真相的时候,放慢一些脚步,多一些时间,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可能性。

    第二步:看到并先认可对方已经做到的部分。

    当我们疗愈自己原生家庭的时候,经常会有这么一句话:“父母已经用尽他们所学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他们给到你的已经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了。

    同理,没有人故意犯错,没人愿意接受指责和别人的负面情绪,人人都需要认可,没有人做事是为了得到否定和批评,只是他们的认知在此时此地就是如此的水平。

    如果你只看到他们没有做到的地方,并加以价值评判,而忽略对方做到的地方,你并没有真正的关注到他们,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畏首畏尾,即便有些人积极的说我下次一定做好,并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能力,但这个源动力是来自避免被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让对方产生积极的快乐状态,感受到的都是压力和恐惧,提心吊胆的做每件事情,即便最后得到认可,那也仅仅是一瞬间的开心。

    第三步:客观的指出不足,并提出有效建议或行动方案

    当你看到客观事实,并且也能看到对方付出的努力和做到的地方,就需要对目前没有做到的地方进行客观的表达,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前两步,对方已经可以感受到你是在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在否定他,所以接下来你提出的具体的不足,以及给他的建议,对方会很大程度上,接受你的建议。

    在接纳的氛围下,针对不足,给到对方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视角,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这样做不仅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不要期望你的一个眼神对方就完全理解。

    不要认为相处久了,你不说,对方也能懂。

    有效沟通公式=客观×认可×不足×方案

    人与人之间本质都是相同的,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同样的事情,有人看到积极的一面,有人看到消极的一面,不同的成长经历导致思维惯性和情绪习惯的不一样,而客观事实,是唯一不变的真相。所以要学会以事实为基础的沟通习惯,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从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要清晰版图片,关注“观心自醒 ID:InnerWork ”公众帐号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不要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er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