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诗情画意般乌石山上的网红墙一亮相,羡煞了百花谷中众花友们,大家品读着,热议着,也再度掀起拍网红墙图的热潮。
真的,只要得空坐在谷中,赏花,看花,读文,写诗,追逐这一场场数不过来的花事,那个美呀,也是能做到无敌了。
倘若有精力,再细听花友们唠唠花讯或与花有关的雅事,那时心旷神怡的段数还能再提上一成,那样收获也就成了双份制的了,那种盈满的感觉是一次绝佳的体验。
那么,今日还从这一面面墙体入手,探一回花友们追花的足迹。

如果要问网红墙的魅力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百搭,不信你看:
无论是花的色系,花的样子,花枝的形状,也无论是全开,半开,还有哪怕还是干枝状,就那样轻轻地往墙前一立,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唯美。
玫粉色花朵衬了红墙底色的色泽,黑褐色的枝条又掩了些许的艳丽,几片绿色的叶儿欣欣然是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左看又看一点儿也不觉得突兀,反倒添了生机,此时缕缕光照射进来,花苞与枝条的样子一一映衬在背景墙上,一种说不出的和谐感就那样蔓延开来。
真美!

再看这一组花与背景墙的搭配,几处玉兰花花苞俏生生地立在枝头,几朵白玉兰亭亭玉立于枝间,有盛妆典雅之姿,又不乏轻颖出尘之貌。
而墙体涂鸦不均的底色,好似又让画面整体生动起来,一种浓淡相宜的美好,就这样弥散开来。

倘若在蓝色背景下看花,看叶,情怀也是独一无二的。
花儿或含苞待放,或展颜欢笑,有众花拥簇的娇柔,妩媚略带有温婉,又有遗世独立的孤傲,不羁中夹杂着疏离感,叶儿适时客串其间,似分隔又象是点缀,一时间密与稠,深与浅交织着,再配上蓝为底色的清冷,一种说不出的清爽感萦绕左右。

而白墙外的三两枝桃花,更是今春最美的遇见。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于千万花中,于千万光阴飞逝中,在无涯的荒野中,刚好遇见了,然后轻轻地说一声:
“哦,原来就在这里!”
有爱玲女神的遇见作底色,无论花开在哪里,都是妥妥契合。

红墙外的这一抹亮丽,堪称是一幅风景图。
也无数次想象过,摄影者在拍这镜头时的心情,会不会如同我这般,先是心醉,再是流连忘返。
在图中枯萎与绽放并存,有韬光养晦的底蕴,又有蓄势待发的张扬,是一种多元素的碰撞,有点复杂和深沉,但是角度和形态皆是精品。

当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下时,连自己也得说是叹为观止了。
这是一幅静态下的美图,又动态地将花的各种状态显现的淋漓尽致,然后无论贴在文中,只要细细地品,作者的技艺娴熟,令观者酣畅淋漓的感觉油然而生。

当一簇簇炮杖花灿然蔓上墙头时,关于网红墙的展示将告一段落。
而那一处处被摄影师光影眷顾过,被一朵朵春花渲染后,红色背景庄严厚重,蓝色的背景清新秀丽,白色淡雅极简,显现出别样的风情,同样也是一次绝佳的视觉盛宴。
有时候就在想,
如果说高处之人的底色是亲民,低层人们的底色是厚重,商贾市井的底色诚信的话,那花友们的底色又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徜徉在谷中,一茬茬的春花开了又谢了,一场场的花事盛大而热烈,而一次次风雨无阻的追花行动还在如火如荼继续着。
似乎答案在其中,又无须有答案,就让他们一直这般无忧无虑纯净下去吧,直到将爱花追花的征程进行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