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里仁》第五篇第二十二章——归与!归与!

《论语·里仁》第五篇第二十二章——归与!归与!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23:09 被阅读0次

【原文】

5·22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感悟】

这一章的内容,乍一看与本篇的内容有点格格不入。本章的内容,孔子主要都在评价别人,通过评价别人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但是扩大一点看,论述自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也是意在引导他们要多向别人学习。

孔子在陈蔡之间,是他带领群弟子在外周游列国最困难的时期。面对前途的巨大困难,孔子曾经面对子路的提问说了一句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矣”。所以这里“归与!归与!”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回去吧,回去吧”,感觉就有点儿矛盾了。那么怎样理解才不矛盾呢?这个“归去”不应当是简单地回到祖国,而应当是回归他们的初心,理想。因为后面就说到了他的弟子优缺点: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用什么办法来发扬学生们的这些优点和克制他们的缺点。表面上看这里并没有说,但是从全篇来看,孔子暗中给出了答案,一是像古代那些贤人们学习,所以前面基本上是向学生们评价古代贤人。二就是教育弟子们面对困难,回归初心,坚持到底,以达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本章的重点,“归与!归与!。

相关文章

  • 《论语》日日谈 第48期

    《论语》日日谈 第48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在陈①,曰:“归与②!归与!③吾党之小子...

  • 岁月‖《论语》巧言、令色、足恭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充满故事情节的一篇。 在上章学习了“归与!归与!吾...

  • 不知所以裁之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论语...

  • 归与‘归’

    我,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小孩,一直都是。 五一期间,若不是去参加朋友婚礼,说实话我是不准备回家的。我不太喜欢在熙熙攘攘...

  • 《论语》日日谈 第25期

    《论语》日日谈 第25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

  • 《论语》每日一读114

    《论语》公冶长第五22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大意】孔子...

  • 每天读论语-113

    读论语-113 原文(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

  • 95、吾道不孤(《论语》里仁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第25节,这是里仁的倒数第二节,我放在了最后,与第一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 《论语•里仁》仁与不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 读《论语》第五章:公冶长篇〈5.21〉

    读《论语》第五章:公冶长篇〈5.21〉 衣者郭郭 【原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仁》第五篇第二十二章——归与!归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hu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