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帮父母粉碎谣言

如何帮父母粉碎谣言

作者: 卿终当坐此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1:22 被阅读0次

1.用好听的方式引入话题

比如一个粗腿的女生穿了短裙,难听的建议就是,你腿太粗了不适合穿短裙。好听的提醒就是,你穿上长裤更好看,显得更挺拔苗条。

所以想要跟父母挑起朋友圈谣言文章的话题时,可以这样问爸妈:最近是不是看了一些防癌效果很好的文章?不要上来就说是谣言,是骗子。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心想一下,没有什么话是必须要说的那么难听的。

2.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

在是非面前只有两种选择,对与错。面对朋友圈谣言,父母在是非题面前必然落败。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粉碎父母的价值观,而是让他们接受正确信息。在粉碎谣言过程中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我们把粉碎他们的价值观当做目标,而不是把让父母读到正确信息当做目标,对立的心态一旦形成,这次科普就算是失败了。所以当你指出那些谣言的时候可以把是非题变成选择题。

比如当妈妈发你一篇《防癌效果最好的是绿豆》时,你可以这样说:妈妈,我大姨还发我一篇关于癌症的文章,说有些癌症能通过基因检测出来,这样就能预防了,您看了吗,我给您看看?

通过这样的方式给父母多一种选择,而不是揪住那篇谣言文章让父母承认错误。

3.让父母感到被关心,而不是被说服

你想过爸妈为什么发一篇健康类谣言给你吗?他们想表达的是,让你保护好身体。而你却直接指出:这是谣言,这是错的,不要再发垃圾信息了。这样做就无视了父母的好意。所以要先向父母表明收到他们的心意了。比如:妈,刚看了您发的文章,我再忙也会每年体检2次,尤其是这篇文章里提到的XXX,我更会注意。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感到他们的关心被你收到了,同时让谈话从一开始就不会让他们感到在被说服。接下来我们再把事先准备好的,对应谣言内容的正确版本讲给、发给爸妈,可以这么跟他们说:您年纪比我大,这方面应该比我更留意,我还找了一篇写得更清楚的好文章,您照着这上面说的做,效果肯定更好。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一定需要花不少时间,一开始你可能会有点不耐烦,你可能想说:跟家里人说话还要这么琢磨吗?请别忘了,你现在做的可是一件难度等级最高的科普工作啊,你很难通过大而全的、泛泛而谈的方式让他们扭转从前的观念。所以你只能针对谣言的细节找对应的正确的科普内容,还要时刻注意有没有在使用训斥的口气啊、姿态有没有高高在上啊这些细节。针对一个谣言,将全套资料准备出来,再到和父母讲出来,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但哪怕一周只和父母谈一个话题,一年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也至少100个小时了。之后你会发现,父母除了了解到更多正确信息外,还会感受到你在他们身上花了心思和时间,他们的感觉会很好。

4.挑最关键的问题讨论

谣言是分等级的,比如《一包方便面肝脏需要排毒一个月》,这就属于等级较低的谣言。如果对它深信不疑,其实危害不算大,顶多再也不吃方便面了,而方便面本来就是一种营养成分单一、高盐高油高热量的食物。但还有一类谣言的等级就比较高了,比如《糖尿病再也不用打针吃药》《剧烈胸疼马上服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如果父母对它深信不疑,那后果会非常严重,前者会造成各种并发症一起到来,之后会造成不可逆的病变,后者甚至可能会延误生命。所以假如我们真打算给父母粉碎谣言,那就先挑等级最高的那些。在给爸妈科普、粉碎谣言时,运用以上四点说话技巧,效果会出奇的好。说不定爸妈也会在你耐心的科普下,慢慢发展出识别谣言的能力。

三、如何马上帮父母净化谣言

1.推荐父母优质内容

我能想到的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爸妈订阅的公众号,

2.举手之劳——投诉

可能很少人使用过文章的投诉功能,其实在每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投诉按钮”。如果你仔细翻一翻父母转发的文章,你就会发现,那里已经有很多文章被删除了。

四、如何看待父母转发谣言

1.体会父母身体和心理状态

人最早感觉衰老,是从无力开始的,比如牙齿松动,不敢咬硬物,腰腿无力,老花眼,买菜、上下楼、看字都吃力了。如果你很想体验衰老的感觉,那大概就是发低烧的时候,这时的你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不会去看公开课,也不会抓紧时间加班、学英语。看手机也不会挑复杂的内容,还是更愿意看一些连续剧,像《延禧攻略》《北平无战事》这样省力的节目。

父母不去看那些优质内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难度太高,累眼累心。如果这时候有一些微信内容看起来没有障碍,通篇读完还能感觉有点收获,那他们对这篇文章的认可度就会很高。

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不再需要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了,他们不再需要大量了解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而这些往往是优质内容的选题范围。所以,他们退休后自然会错过大量优质内容。

2.体会父母知识结构

我们的父母大都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总体上看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那是因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国家没有提供很好的大环境,这不能怪他们。可从客观上看,他们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上都有不足。

而他们在微信上关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疾病、饮食、养生这些方面。这是3类有极强专业性的学科,在这些方面并不是没有好的科普,但这些科普父母初看时的反应往往是:看不懂,看不进去,两行字没看完就卡住了。而伪科学和谣言因为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自己编,所以阅读门槛低。同样都在说健康,一个看不懂,一个看得懂,人们当然会选择看得懂的那一个。这就是微信公众号中“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但我要说,如果你真停留在这个观念上,那父母就很难看到优质内容了。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只是在传统观念中有人认为,人的一生是先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拿到一个文凭,不论是高中还是博士,毕业后学习就告一段落了。工作阶段,就是应用我们上学时学到的知识。这个观念在社会发展速度慢的时候也许行得通,一个博士的知识在10年内依然有很大优势。但现在的发展速度,已经不允许走这种模式了。终生学习将是一个常态,如果没有这样的习惯,我们也会在30年后成为我们孩子眼中那些被新时代谣言坑害的长辈们。

        科普文章不是科研论文,它本来就是写给公众的,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内容源写出的科普,父母看不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内容中的知识和逻辑,而往往是那些他们没见过的新词。比如这句话:在今年的4月,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高血压指南更新,正式采用了SPRINT研究的“强化降压”策略。

这句只要一出现,有些父母就不再继续看了,他们很多人对英文单词是排斥的。这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下面这句话的感觉——

进食较多甜食,进食较多富含淀粉、富含ricco di fibra类,这些不好消化的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会持续刺激胃酸分泌(secrezione acida gastrica)。

这里很多词我改用意大利语了,但是这些生词其实并不妨碍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你从上下文可以知道,这些词指的都是“不好消化的食物”。但它们的出现容易干扰到你,好像时刻在提示着:你看不懂,你看不懂,你看不懂。

我们再回头看看让父母卡住的那句话,它只不过是为了说明,下文要说的降血压的策略是一个有声望的学术组织提出来的科学方法,说的更简单一些就是——这种方法,它的来源是可靠的。如果父母看到这几个字,应该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绝大部分科普文章不会故意刁难人,只要父母肯耐心看,都能看懂。而你的任务,就是让父母耐心看完一次,告诉他们这类文章看惯了就都能看懂了。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父母那一代接触的文字信息99%都是官办媒体发布的,父母对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和导向性深信不疑,这已经成了他们的阅读惯性。他们年轻时代的内容,也确实是经过层层审核才发布出来的。虽然智能手机已经出现10年了,但父母一辈真正普及使用微信最多只有4年时间。所以他们的观念还没调整过来,他们现在仍然认为:只要是新闻,来源都是差不多的,可信度也是差不多的,不管是电视台播的还是微信上看的。所以,他们天生没有对信息的怀疑习惯。这就成了谣言蔓延的肥沃土壤。

3.体会父母的社交关系

除此之外,退休后父母的社交圈变小、事情变少,容易感到孤单,微信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以微信中常见的给家里孩子投票这件事,父母甚至挨个转发给每个认识的人,让他们帮忙投票。

其实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参与投票的老年人互相之间都不太感觉被打搅了。老王今天让老傅帮忙投票,可能明天老傅又求老王投票,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事。

另外,在一个微信群里,比如广场舞群中,大家一起投票这件事就像有一个目标由大家共同完成,是一种需要团结一心才能出成绩的挑战。这种感觉和我们组团一起下副本一样,有一点成就感。有时候,大家是很愿意参加的。

制造谣言的人,运营着微信,面对的是知识结构老化、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并且有一定阅读需求的老年人,所以父母一代人很容易被攻陷。保护爸妈的朋友圈,子女有责。

五、说给年轻人(总结)

最后我想说的是,沟通和理解。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刚过了叛逆期,很多人跟父母沟通有问题。互相理解的转折,一般发生在当年轻人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之前很多让你无视的事情,之后就可以重新从父母的角度考虑了。

两代人的代沟总会有,它不止发生在60后与90后之间,也一样会发生在90后与20后(2020年)之间。区别只是造成代沟的原因不同而已——60后和90后代沟,是国家经济巨大的提升,受教育程度的差距造成的。90后退休后和20后的代沟,也许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造成的。在一个科技水平以幂率增长的社会中,我们不论站在任何时间点上,衰老之后,落后年轻人的幅度都将是一样剧烈的。

相关文章

  • 如何帮父母粉碎谣言

    1.用好听的方式引入话题 比如一个粗腿的女生穿了短裙,难听的建议就是,你腿太粗了不适合穿短裙。好听的提醒就是,你穿...

  • 如何帮助父母粉碎微信谣言

  • 谣言粉碎

    最近酸碱体质理论的"创始人"被罚1.5亿美金,虽然这个理论最终有了一个对源头的批判,但是实际的影响还在蔓延,那些为...

  • 粉碎谣言

    在是非面前只有两种选择,对与错。朋友面对谣言,在是非题面前必然落败。可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粉碎朋友的价值观,而...

  • 谣言粉碎

    长时间的喝隔夜的水会致癌,主要传闻是因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过量。 虽然我以前就可能大概也许知道隔夜的水也是能喝的,...

  • 行动清单~长假最后一天,是时候拯救爸妈的朋友圈了

    引言 给父母粉碎谣言,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激烈反对,效果未必好;如果无视,恰恰给了这些谣言侵害父母的机会。那到底...

  • 粉碎父母朋友圈谣言

    更多更全请看得到APP,卓克,三招让父母不受骗 如果我爸我妈说的是错话,谣言,那就挑最关键的改正,比如方便面1周排...

  • 粉碎社保谣言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因为你自由职业没办社保,就有人来跟你说:我可以帮你办张社保卡! 因为小问题你想去看医生,...

  • 【day7-张瀚群】

    企业公关如何应对恶意谣言:1、极端实验:用极端考验产品性能的实验来粉碎谣言。比如很多人说“电动车电池辐射太厉害”,...

  • 怎样说话, 能帮父母远离谣言?

    这是今天能量晨读的内容 ------ 怎样说话, 能帮父母远离谣言? 疫情当前, 我们的父母难免会相信一些谣言,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帮父母粉碎谣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i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