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各自突围,
在思维和制度上各自创新,
争霸,绝不仅仅是战争,
非常重要的指标是经济,
更重要的是思想。
于是,
春秋必然成为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我们看到的百家,只是一小部分。
很多百家的著作都被秦始皇的焚书之火烧了,
更多的百家是在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之下被异类化了。
在孔孟之下,再无争鸣。
然而,
在那个毫无禁忌的时代所迸发出来的思想,
更多的是我们所无法接受的。
那并不意味着那些思想是坏的。
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被儒家思想浸泡的太久,
对善恶、美丑、对错的评价标准都来源于同一种思想,
很难再去接受孔孟体系之外的东西。
所以,
真正的百家争鸣一定不是传说中的“美好”,
百家之中绝大多数思想与措施,
在现今看来,
都是无法接受的。
我们所知的,
也只能是《史记》中所记载的,
比如:
齐桓公与管仲,
秦孝公与商鞅,
公输班与墨子,
梁惠王与孟子,
秦王政与韩非
……,……。
即便是这些只言片语的记录里,
我们也能依稀的看到很多“恶心但实用”的东西。
恕我不举栗子,留给看官百度。
但我们可以透过另一本书看到些端倪。
号称中华第一智慧奇书的:
《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