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作者: 江上小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20:03 被阅读11次

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江上小堂

八佾这一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关于礼和乐的论述。既有对礼乐的一般性阐述,又有针对具体事例的评论。第一条就是针对鲁国季氏僭用礼乐的批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

孔子批评季氏,说,“他在庭院中观赏八佾组成的舞蹈队列表演,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忍心做出来呢?”

季氏是鲁国有三家权臣之一。这三家是孟孙氏、仲孙氏、季孙氏,长久把持着鲁国政权,把国君架空了。但具体是哪一代季氏呢?自然是指正当权干这事的季平子。

佾(yì)是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估计古代乐舞就像队列操练一样,只是动作不一样,但都强调队列的变换和动作一致,没有个体的自由发挥。意思不大,但专权者就好这一口。按周礼,天子观看的舞蹈才可以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平子是鲁国的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但他却胆大妄为,僭用八佾。

“忍”这里的意思是“忍”。在孔子看来,僭用礼乐实属罪大恶极,伤天害理。进而推断道,这样胆大妄为违礼的事,季孙氏都能忍心干出来,那什么违礼的事他都忍心干得出来。确实也如孔子所言,本篇还记述了季孙氏的两起越礼,一是季孙氏祭祀泰山,二是季孙氏祭祀祖先时演奏了《雍》这篇诗歌,而《雍》只能是天子祭祀才能用的。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是分封制度过了几百年后,天子与诸侯大夫之间的亲缘关系早已淡薄了;二是诸侯大夫的实力增强了,天子又没有力量节制他们。所以,诸侯大夫有了足够的经济资源,就会不再愿受周礼的约束,而按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来享乐和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增强权威和提高地位,同时恫吓它国。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实施郡县制后,与尊卑等级配套的礼仪就得到严格的执行,官员在服饰、起居和出行,办公和享乐方面的标识和区分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杀头诛族。原因就在于郡县制下,皇帝可对官僚体系有很强的控制。而分封制下,天子缺乏对诸侯大夫的控制。

2018年5月18日

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来

相关文章

  • 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江上小堂 八佾这一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关于礼和乐的论述。既有对礼...

  • 因不忍之心,各安其位

    《论语》 八佾篇第三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义】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 八...

  • 八佾篇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感悟:天子八佾,64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佾,行列。季氏...

  • 《论语》每日一读41

    《论语》八佾篇第三1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意】孔子评论鲁国执政者大夫季...

  • 我眼中的孔子形象

    读《论语》感悟(七)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书中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

  • 八佾舞于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谓”指说、评论,“季氏”指鲁国正卿季孙氏,这里指季平子,即季...

  • 八佾舞于庭

    八佾篇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

  • 八佾舞于庭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鲁国正卿季平子,三桓之一。可忍:可以忍心去做。 ...

  • 八佾舞于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论语·八佾篇(上)

    #朝读暮省,开卷有益#2.22 《论语·八佾篇》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漫读(43):八佾舞于庭—为何诸侯大夫敢越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ua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