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徽杭古道回来,一行人在火车站附近的土菜馆里吃饭,喝了苦的绿茶,点了咸的臭鳜鱼,甘的青菜,我满足趴在桌上,回想今天卖拐,卖红牛,卖山核桃的大伯大妈,被超车又不服气的另一队驴友,在环绕群山行走,在针叶和带刺的树枝下爬坡……
看着喜哥忙着给大家做表情包,我就知道他体力还是好呀!20km的爬山对他而言是小意思,返程坐上高铁和地铁,然后再像学生时代的告别和再见。
回想去年一月,和喜哥,露叶一起约了一个小环线。从杭州出发经下沙,秦山,海盐,嘉兴,桐乡,再折返余杭,二天半270km。骑行小队在大年三十前也终于赶上了年夜饭。
一天,两天半,一周,半年,两年。在外"流浪"的时间总是很漫长。
漫长是旅途。我想记录它,作为一个收藏。
杭嘉环线DAY1 : 杭州—海宁—海盐
途经下沙九堡段,路旁电线杆歪斜地拉扯高压电线,人行路和公路被地铁施工墙挤在了一起,碎石和风沙让路况变得很差,,拆迁时代下的城乡结合部,也许正在等待城市的扩张。
待到海宁,路面换成了养生型,山地车跑在光滑的柏油路面上,人就能均匀地蹬车,就像在做有节奏的舒展,阳光透过行道树给人留存了冬日的余温,隐藏在树林与入海口间的小村庄星罗棋布,每经过一段,便可以在拐角看见一个村庄的入口。
杭嘉环线继续前进,就是入海口了,贴着海岸骑行,看海天一色,多远都不觉累。
杭嘉环线午后正好,海面还有大片的波光闪烁,停歇的渔船,静立的灯塔,任潮起潮落。
杭嘉环线 杭嘉环线天色渐暗,我们离开海岸,进入市区落脚。一路晚霞满天。
杭嘉环线秦山镇闻名全国,因为核电站,我以为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而当我们经过秦山的时候,才看到一个很旧的城镇,甚至连一个落脚的宾馆没找到,而我们也只有横穿秦山,夜骑至海盐县。
没带车灯的乡间夜骑还是有点慌的,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一段没有灯的公路,向前不知多远,只有一个远光灯,灯投射出的光点被黑夜包裹,视野内可以看到散射出的彩色光环,视觉效果没得说。(可惜当时急着赶路,没拍下照片)林间万籁俱寂,减速慢行的我伴随车轴搅动的风声一阵恍惚,就像在穿越时光隧道。寒夜里又几小时,离海盐还有十几公里,巳经饿的不行。
杭嘉环线临近春节,宾馆人很少。我们花费不多就住进4星酒店,找了一家海鲜自助,疯狂输入。
DAY2:海盐—嘉兴—桐乡杭嘉环线
旋转的桨叶在阳光下显出巨大的阴影,我们沿着松软的泥土,走近跨海大桥。坐在岸边的水泥围栏上,海边全是蓝,
杭嘉环线转行县道,浙江蓝是有水,有人家。
杭嘉环线生态湿地,我们骑行过这林间,纯粹。
杭嘉环线在一处小店停下,我吃到了喜欢的牛肉拌面,窃以为店家诚意满满啊!
杭嘉环线午后至嘉兴,二月份依然随处见绿色,这微风吹拂,杨柳依依的,试想南湖泛舟一定是惬意的体验,可惜我们是不想买门票的骑游党哈哈。嘉兴的肉棕真的很NICE,以至在景区旁边买都不觉得亏。
DAY3:桐乡—余杭—杭州
桐乡和嘉兴接壤,风貌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嘉兴是"看得见的温暖",那么桐乡在我印象里该是"空洞"了,也许是因为过年回家,在市区内转了十几公里,都少有行人。路灯也十分稀疏,有一片甚至全暗,当我独自在林立的大楼间穿梭,转眼四周,全是深沉的压迫感。
320国道对我而言是特别的,因为它是回家的路。
杭嘉环线四下无人,我停下推着车,慢走十公里,日落西边山。除了来往的车,只有一对老人慢慢超过我,他们并肩坐在三轮上,柴油机咔咔地上下颠簸,远离了我渐渐走向远方。
杭嘉环线虽然被喜哥嘲讽了很多次,但每次我日行110km左右,心理好像到了极限,实在不想再骑。好在我这位队友跟我从小是住在一个区域的,回家路上,队友是支持。(此处省略在路上等我几十公里的喜哥和露叶的表情,hhh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