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红楼梦》

再读《红楼梦》

作者: 西岭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20-02-16 19:14 被阅读0次

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看到的全是情爱,对于其中的诗词意趣,倒是领悟甚少,几番下来,都是浅尝辄止,直到现在为止,一直大力提倡读书的我,竟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一次,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学校提倡“书香校园”以来,知晓凡读一本书一百遍者必成大器,知道了茅盾读《红楼梦》读了一百遍,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大作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建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茅盾文学奖”。

这几天又拿起了《红楼梦》,每一次读自然有每一次的新感受。不同于往常的是,这次是三管齐下:一是读《红楼梦》原著,一字一句评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次性的解决以往的遗留问题,比如“餍”字,本来就不知道念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意思,那就查,知道念“yan”,意思是“吃饱,喝足”的意思;在读到“诗礼簪缨”的时候,也是没有作深入的考证,这次知道“簪”是古代文官插头发用的簪子,“缨”是武官帽子上的帽缨;知道了西宾是老师的别称。

第二管是我听了台湾红学专家蒋勋的《红楼梦》专辑,听出了味道,听出了文化,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并且从中读出了兴趣。比如:青埂峰是“情根”的意思;甄士隐的意思是“真事隐”;甄士隐家的丫鬟“姣杏”意外之意是“侥幸”,只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前八十回的林黛玉,作者从来没有说过她的服饰,这表示林黛玉是梦幻之中的一个人物,她的来去是“春梦了无痕”的一个存在。从第80回开始,就有了林黛玉服饰的描写,这就理由充分的表明,前后是两个作者;作品中的“甄”姓和“贾”姓,实际上就是暗含生活中的“真”和“假”的意思,真是玄机无限,奥妙无穷。

第三管就是看电视剧。看87唯美版的《红楼梦》,人物的情感注入给作品增添了唯美的美丽,“人世不见陈晓旭,世间再无林黛玉”,唯真唯美唯实。文字的意会,在电视剧中得到了落实,成为了实实际际的存在,成为了现实版的存在。观影视,想文字,悟人生,一咏三叹,一波三折,收获无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红楼梦》,是在读历史,是在读故事,更是在读文化,也是在读人生,在读自己,读的是书,映照的是文化和历史,更是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再读《红楼梦》一王夫人的审美观从来没变过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所以再读《红楼梦》便成了首选,温故而知新,再读《红楼梦》,果然不同年龄引发的思考也有所不同...

  • 经典再读

    再读《红楼梦》,感受已经大不相同。 《红楼梦》里包罗万象,不同职业的人都能从中学到知识。 再读经典,我却看出了一个...

  • 读书漫忆(六)

    ————少年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梦中人 再读《红楼梦》已是婚后的事了。婚后, 夫家有一套《红楼梦》,我细细地读,慢...

  • 再读《红楼梦》

    最近《延禧攻略》红遍了我的朋友圈,每天都有人跟我讨论延禧攻略,我也是追剧的,我看完之后,好奇心带着我采访了好几位朋...

  • 再读《红楼梦》

    又读了一遍《红楼梦》,一个字一个字读的,历时仨月,每读一次赶脚都不一样。 读了这么多书,我觉得还是《红楼梦》最好!

  • 再读 红楼梦

    孩童时期,看过一点电视剧红楼梦,唯一清晰地画面是一个老太太时常带着一家子围桌吃饭。这一大家家女眷甚多,贾宝玉是白面...

  • 再读《红楼梦》

    年少时节读红楼,随着性子,只是偏爱黛玉的才华和她的性格,无论合适与否,是活出自己的样子来的。那时在父母庇佑...

  • 再读《红楼梦》

    上一次读《红楼梦》是六七年前了,彼时年纪尚小,读完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颇不要脸的想着为《红楼梦》再续。如今想来,...

  • 再读红楼梦

    一连几天都是晚上再看《红楼梦》,以前倒是粗略看了一遍,已经是6年前的事情了。 再看一遍都是家庭人生事情了,心境不同...

  • 再读红楼梦

    红楼梦更像是一本佛经 处处有慈悲 处处都是觉悟 我们读红楼梦 更像是在读自己的一生 所以它是一本值得一生不同阶段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km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