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白话解释】
孔子说:君子心心念念安住在道德上,所以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的人所居的邻里。小人则心心念念在于财产、田宅,所以他的居处,必然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例如可以使他升官发财之地,作为居处,定居后,则不迁移。君子念念不忘礼制的遵守,心中亦顺著经典法则而行,小人则念念不忘于私惠的获得,冒险以求侥幸,不思后果,只贪图眼前的小惠,唯利是图,枉法贪利,祸国殃民,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差别。
【章旨】
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
和和:
关于今天的论语,提出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孔子不是也讲究当仁不让吗?要怎么跟这一章配合?
2、君子有时把位置让出去,被小人霸占,岂不是,更让政局腐败吗?
3、吴国的季札,坚持度不做国君,不是让吴国的国政慢慢的衰败吗?
和和:
@王鹏 1.扣合这章来说,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没有能够看到后面可能招致的怨恨,就容易放纵自己的私欲。
2.怨恨心来自于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人事物,内心又没有好的知见去纾解,所以怀恶不舍。
3.放纵私欲招致别人怨恨是会引起上下交征利。所以要以义为利。
和和:
师兄以为如何?
和和:
少私寡欲可以为君子吧
和和:
不可不警惕啊
和和:
人皆可为圣贤,人又皆可为小人
和和:
不可不慎哪师兄!
和和:
像你我这样的人温饱思淫欲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好 学生想请教个问题
1.一般哪类人容易放纵自己的私欲呢?哪类人又会起怨恨的心呢?放纵私欲招致别人怨恨是否也会引起上下交征利?
和和:
@季克松 闻所成慧虽然是非量,但是至少种了这样的种子。亦即人世间,最重要的就是听到道,管它是什么阶位,一入耳根永为道种,这才是重要的。
和和:
怀德就是里仁;土是代表权力财富名誉,是外在的东西;怀德是个人内心的东西,所以君子和小人追求的目标方向不一样
和和:
早闻道,夕死可矣!个人赞同:闻是通达的意思,就像佛教讲的究竟;第二层面表示一种决心,不苟且。请各位老师指正
和和:
大家好,关于今日论语提出以下问题交流:
1、君子怀德,与里仁为美章,旨趣是否相同?
2、重视土地的价值,生活的机能而安居的人,是不是小人?
3、文章是从什麽角度来看君子跟小人?
4、广大的老百姓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恩惠,难道这些都叫小人吗?
5、论语説,子产是个惠人的君子,那所惠的就是小人喽?
和和:
老师好!学生试答老师所问,请老师批评指导:
1.君子要有所亲近与远离。亲贤远佞、亲君子远小人,君子入世要有所好恶。这不仅是保护提升自己所需,更是在给世人树立一个交往和识人的标准。君子对人没有亲近与远离之分,又如何给世人彰显好恶的标准呢?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有智慧,明是非,仁者的好恶是世人的准则。君子存仁心,行仁道,能好人,能恶人,好恶的标准是义。
3.此章是否在讲君子处事的准则,唯义是从。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白话解释】
孔子说:放纵自己的心,任意追逐私利,愈放纵自己的心图取私利,对他人的损害也愈多,招来怨恨的人就愈多。
【章旨】
戒人不要纵心于私,亦为在位好利者箴也。人不要縱心於私,亦為在位好利者箴也。
和和:
大家好,关于今天分享的论语,也提出几个问题。
1、本章,君子有所亲近,与远离,还是君子不要与人亲近与远离?
2、本章与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何关联?
3、君子的面相很多,本章是从什么角度来说君子?
晚安
和和:
面对整个大勢该进该退,连大贤有时也会做得不圆满,所以真的很不容易,只能持续学习,修正自己的看法。
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可见其难。
和和:
@时哉时哉
问一得三!谢谢老师!
这么说来,忠也要看事看人,决定忠的方式。“致命”只是其中之一,否则便是愚忠。子路虽忠勇可嘉,但未能审时度势,终留憾事。
和和:
@赖文龙 殷有三仁,抉择不同,但皆已尽忠,纣王毕竟不是一般君主,孟子称其为一夫。微子、箕子同样忧国忧民,并且都已经尽其力,不因没有殉国而有损其仁,所以孔子也称许他们为仁。
这就似管仲与召忽,管仲没有殉主,但无损其仁。
和和:
关于穷富修道,老师讲得很深入圆满。受教了!谢谢老师!
关于“忠则尽命”,因有人释为“尽天命”,故有此问。又孔子赞叹“殷有三仁焉”,三仁尽忠各有不同,唯比干“致其身”。在此尚有疑惑。拜托老师继续开解。
和和:
每一个人,当他的境界不同,他所处的高度,他的观察乃至于他的见地和做法都会不同,如对于贫和富学道的问题,以孔子和颜子来说,这样的修学法是他们所认为的最合适的状态,乃至于是对修学传承圣道最好的,是有我们无法看到的那一分在!
和和:
@時哉時哉 老师一语点醒,谢谢老师
和和:
@赖文龙 尽命的解释可以参考论语学而篇“事君能致其身”,以及子张篇“士见危险致命”的解释。公教人员食于民,当以民事为先,不私爱自身,若当国家有难,更应致命去挽救,也就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白话解释】
孔子说:若人君能够以礼让来治国,那么对于国家的一切事情有什么困难呢?反之,若不能以礼让来治国,则上下不敬不合,必互相争斗,纵然有礼法上的形式,也只是虚文而已,这样的礼又有什么用呢?
尧舜皆行禅让,把天下让出去,而周文王在当西伯时,虞、芮二君争田,朝见周国,请其评理,等到进入周国境内,所见朝野人士无不相让,二人自惭而返,天下听闻此事而归附周朝的有四十余国,可见古人无事不让,能礼让就不会相争,故国家容易治理。
【章旨】
此章言治国者,必须礼让也。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白话解释】
孔子说:不用忧愁得不到职位,应该忧愁以什么内涵来胜任这个职位,该如何在这个职位上有所建树?不用忧愁我不为人知,但求可以拥有被别人知道的内涵。
一般学者的通病,就是急于让人知道自己,生怕别人不晓得他。喜好出名的心理,是常人所不免的,只要他有一点才能、学问,或道德修养,就想让人人传颂、人人夸赞,这无非是虚荣心作祟。但是值得忧虑的,不是自己不能闻名四方,而是自己是否有值得别人传颂、夸赞的才能、学问或道德修养。读书人不要徒务虚名,要力求实学,才能真正有益于自己,甚而有所建树也不必有职位,能立德立言立功才是真正的建树。以上皆是孔子一贯的主张,一切应尽其在我,不要受外务影响。
【章旨】
此章勉人要先充实自己的才学品德。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白话解释】
孔子呼曾子之名而告诉他说:参啊!我的教化之道,是浑然一体,可以用一理贯穿万事万物。曾子回应夫子说:是的。代表他直接通晓其理,更不须问。孔子出去后,其他的弟子不了解孔子所说,乃问曾子,夫子的道指的是什么?曾子回答:夫子的道,就是忠恕罢了。忠就是尽己之力,恕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之道,一理分为万事,万事归于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贯之。然出世之道并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所以曾子以忠恕回答,与出世之道相近,一般人较容易知晓,人人可以尽力。
【章旨】
曾子用忠恕二字说明孔子的一贯之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而忠恕则是仁的著手功夫。
和和:
关于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这章能不能算是曾子开悟的一章?
2、曾子子说唯的时候,孔子为什么不问他答案?
3、本章曾子为什么不答性与天道或者仁?
和和:
大家好,论语的交流已经到了里仁篇,在群组里一直都有很精采的交流。今天我们很高兴特别邀请到老师为我们直接回答问题。我们就挑选王鹏学长所问的两题,请老师为我们做开解。感谢老师。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学生有两个问题想问
1所有的君子都可以看懂小人和奸人吗?小人和奸人可以看懂君子吗?
2从孔子以后到今天,中国有没有出现象孔子颜回那类的人物?如果没有出现的话,原因是什么呢?那我们今天还能做到吗?
和和:
@王鹏 这边借用佛法的术语了。此处指体悟孔子的一贯之道。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好 什么是开悟,开悟怎么解释?
和和:
曾子為夫子末代弟子,其能體悟夫子一以貫之之道,自當與其親侍在側有關,故得聞論道之言。
一如:仲尼居,曾子侍,夫子為其說孝,德之本也。
又如「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存心,此心內於嚴己,外於寬人。朱熹謂之「忠者盡己,恕者推己」。
三如: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孝、恕、忠、信,為曾子傳教儒家思想的核心,此皆存於心,而心之本盡於仁,所以仁是儒家的中心思想。由曾子後來傳揚儒學四端觀之,「唯」而不語,自是了悟於心,已得傳承不必多言。其他弟子問之,說忠恕者,證明孝德獨傳於他。
和和:
老师问题太难,末学学浅,以试回答来求老师指导:1、本章算曾子开悟。以曾子的好学,不可能以不知佯装为知。2、孔子了解曾子,从语气中知道曾子领悟道,便没有再问。抑或是后文说出了近道之意,前面伏笔先不提?3、门人等未必开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性与天道的出世之道非常人能理解,曾子就以忠恕之道解说。忠恕之道是入世之道,却离出世之道相近了。而世人普遍的我执与私心,让忠恕之道与仁相比,更让世人的接受而容易执行。这也是曾子的因材施教吧。
和和:
@时哉时哉
请问老师:“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尽命”如何理解?
和和:
4、在这个时代,以子贡的形象来弘道,总比颜回来弘道好很多,不是吗?
同样通过颜回与子贡形象的比较,学生认为,不光在这个时代,哪怕在夫子的时代,以子贡的形象来弘道都会比较顺利。孔子跟子贡说:吾与汝弗如也。我们两个都比不上颜回 ,那样子肯定和赞叹颜回,那由颜回来帮老师扬名扬道不是很合适和理所当然吗?而事实颜回虽在孔门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孔门之外影响一般。可见虽然具有形而上的通达,但因形象贫穷,弘道依然有其障碍。而史记上说,孔子能扬名天下是子贡的功劳,没有子贡,孔子的名声还没有这么大,那子贡靠什么?是不是正是因为子贡的经商、外交、财富、对鲁国的贡献和他自己的名声决定了他帮助老师弘扬道法的能力呢?所以学生认为,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哪个时代,以子贡的形象来弘道都会比较好。
和和:
1、有说富贵学道难,难道学道一定要贫穷吗?
正如老师所说,贫富皆能学道。在论语里孔子处处赞叹颜回,也时时提点子贡。颜回贫,子贡富,但在老师眼里他们都是可以为传承道学之人。通过颜回与子贡的例子,学生认为学道无分贫富。
和和:
今天这一章也告诉我们,例如颜回这样的穷人,不是我们可以可怜的对象。但要有这种眼光并不容易。
和和:
大家的分享都很精采!获益良多。贫富皆可修道,但道在人身上,能亲近有道之人很重要,否则也难以志于道。
@王鹏 关于您的问题,以下给您参考。
1.立志真的非常重要,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志需要好的老师引导,维持志向不退需要好的环境与团队的互相砥砺。过程中必定有许多考验,需要能够观察坚定此志的好处,放弃此志的坏处,观察愈多愈详细愈能让自己坚定。自己志向坚定,别人取不走,所以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论语》是记载孔子应答弟子或时人,以及弟子们相谈听闻于孔子之语的一部书,孔子过世后,门人相与整理论纂,是为语录体,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中有大略的归类。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白话解释】
见到贤人,他的学问、品德比我高,应当思维,要如何学习,才能与他齐等,期愿自己也有此贤。见到不贤的人,应当在内心反省,恐怕自己也如此不贤。若如是观察反省,乃能德学俱进。总之,与人相处,无论遇到贤者或不贤者,皆对自己有益。若见到贤者就嫉妒,见到不贤者就轻视讥笑,则惟有损害自己的德学而已。不只见当时的人如此,以至读古人的书,见古人贤德的事,也力求与他齐等。见古人有不贤者,皆自反省,如此,则增上自己断恶修善的能力。
【章旨】
此章是孔子教人要自我反省,效法贤人。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白话解释】
见到贤人,他的学问、品德比我高,应当思维,要如何学习,才能与他齐等,期愿自己也有此贤。见到不贤的人,应当在内心反省,恐怕自己也如此不贤。若如是观察反省,乃能德学俱进。总之,与人相处,无论遇到贤者或不贤者,皆对自己有益。若见到贤者就嫉妒,见到不贤者就轻视讥笑,则惟有损害自己的德学而已。不只见当时的人如此,以至读古人的书,见古人贤德的事,也力求与他齐等。见古人有不贤者,皆自反省,如此,则增上自己断恶修善的能力。
【章旨】
此章是孔子教人要自我反省,效法贤人。
和和:
@时哉时哉 另外我想问两个问题
1志向如何立?是怎么样一个过程,需要注意哪几点?如何才能不退转?
2论语在编排上有什么规律规则和意义吗?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好,学生来试着答一下
1、有说富贵学道难,难道学道一定要贫穷吗?
答:学道不一定要贫穷,但也不一定非要富贵,单看个人是否能被富贵与贫穷在心态和物质上所系缚。如果被富贵系缚而障碍学道,则需过的相对贫困或者转变被系缚心态,贫穷亦然。但大多人都会被富贵贫穷或多或少的系缚,所以生活过的相对一般,够用就好,比较适合现在大众。但如果不被系缚的话,则看哪种状态更有利于学道弘道来选择。
2、在这个时代,贫穷弘道有其障碍,在这个时代没有话语权不是吗?
答:是的。一方面是在弘道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有所障碍,一方面是现在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众都很现实,大多都必须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才肯相信。
3、在邦有道的时候,贫且贱焉,耻也。如何会有恶衣、恶食的情况?
答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家都是学道为风气的时候,小人恶人在社会立不住脚,也会出现恶衣恶食吧。
4、在这个时代,以子贡的形象来弘道,总比颜回来弘道好很多,不是吗?
答:是的,在商业时代,以成功的企业家形象来弘道,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不过是否有时也要根据不同人群和个人喜好来说呢?
和和:
弘道的前提是得道,富或贵易于弘道只是对受众来说,对得道者本身贫富如一。只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种方便吧。
和和:
不过穷人修道比富人更容易成功倒是真的,穷的了无牵挂,更适合个人修道。
和和:
无论贫穷与富贵,关键在于要尊道。若不尊道,再富贵的人也无法弘道。
和和:
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福慧双修最佳。贫贱之人福不足,若能积极努力行善积德,对求道当大有裨益。
和和:
富贵学道难,说的是按一般人的习性,富贵的人贪恋安逸和享受,或时间精力都忙于打理家业产业(家大业也大呀),而难以生起向学求道之心。但亦有一等人,虽处富贵而不觉富贵之可乐,以道为乐,因其富贵,无后顾之忧,正好求道。其富其贵正足资求道,一旦学成,亦正好弘道。
贫贱之人,若无道心,忙于家计儿女,适足以塞求道之路。亦有一等人,从中体得人生之艰难困苦,追问个为什么,求个不困苦的竭脚处,理得心安,不为外在贫贱所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其贫贱也,亦足为求道之逆增上缘。
由此看来,富贵和贫贱都不足以障道,端在其人志气之所在,心之所向也。
和和:
但是要以善心责任心为基础,否则困苦也会扭曲人性,富裕也只生傲慢心
和和:
感谢老师今天拨冗为我们回答问题,老师语音内容整理如下。
1所有的君子都可以看懂小人和奸人吗?小人和奸人可以看懂君子吗?
老师回答:
君子是以仁心为主,也有分等级: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是能伏住迷惑的、还是能断除迷惑的,所以未必所有的君子都看得懂小人。也不是所有的小人都看得懂君子,有些小人认为世间没有君子,对于善良的人也觉得很可笑;但有些小人也会尊重君子,就像曹操敬重关公。
孔子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子,所以他看得懂阳虎是小人,公山弗扰跟佛肸是坏人,坏人是可教化的,小人则不能为伍。所以孔子对于公山弗扰跟佛肸的招,孔子会想要去见他们,而对阳虎则是敬而远之。所以君子如果能够德才兼备甚至超凡入圣,君子就可以看得懂小人。小人也会把内心隐藏的很好,君子想要看得懂小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2.从孔子以后到今天,中国有没有出现象孔子颜回那类的人物?如果没有出现的话,原因是什么呢?那我们今天还能做到吗?
老师回答:
孔子跟颜回是时代的人物,他们不但对经学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有广大的学习,再加上周游列国种种的考验,回到鲁国后那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我们如果要学孔颜,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学习法。而我们这个时代有没有这样的人物呢?我碰过的雪庐老师。不晓得你们大家的看法如何?
在此非常随喜这个群组,大家对论语有好乐的学习,也能够提出相关的看法,回答问题中表达了在经学上的体会,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里深深地随喜大家。明天就是周末,敬祝诸位善友,在周末善用时间,或读书、或出外郊游
、或与家人相处,相信一定会有愉快又丰富的周末。
和和:
漏字:
...再加上周游列国种种的考验,回到鲁国后那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和和:
竊以為:
君子與小人乃兩個極端,相比自是清楚明白。惟世間多偽君子與假小人,遊於義利之間,俟機而動。水至清則無魚,一命難存;人至察則無徒,一見難容。所謂君子者,公義大於私利,嚴己而寬人;小人者,反之。
<正氣歌>云:「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數千年來如孔顏者,幾希?非無但有,此如東周的西河子夏與田子方,又如明末袁了凡及清初李二曲者。歷代人才倍出,惟後者尊賢而多謙讓了。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白话解释】
孔子说:为人子者,侍奉父母,见父母的过失微微的在心里发动时,就要劝谏,不要等他形成大过。若见父母的心意不肯听从劝谏,表示过逐渐形成,甚而形成大过,此时孝子依然对父母尊敬,而不违背谏劝的初衷,继续进谏。如果见到父母心意不肯听从,恐怕触怒父母,于是停止劝谏,则非人子孝亲之道。若屡谏不从,甚至受到父母的怒斥,孝子也不辞劳苦,不敢有丝毫怨忿的言语或表情,内心虽然忧虑父母恐酿成大过,但不埋怨父母不受劝谏,依然不断的劝谏,但须讲究善巧方便而已。
【章旨】
此章是孔子示人子谏诤父母理由与态度。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白话解释】
父母念子之心,隐微处是相续不断,所以父母在世,子女不能无故远离,不得已要远游时,须有正当的事由。并且要告知父母远游的方向与处所,则父母忽然有事要找人,也知道在何处所可以找到人。若远游不一定待在固定处所,也要报告行踪,免得父母系念。今虽天涯若比邻,然远游者,也要音讯常通,使家人常知其处。
【章旨】
此章是孔子教人要体念亲心,能体念亲心就是孝。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白话解释】
孝子在居丧三年期间,由于哀戚思慕之心,不忍改变他父母生前的老规矩,能这样做,可以说是尽到孝心。
【章旨】
孔子勉人在居丧期间,固守父道,以尽哀戚思慕之心。
和和:
@時哉時哉 本章是不是孔子勉励孝子从心里故意克制自己,不去改变父母留下来的做法。还是有别的理解?谢谢。
和和:
@宗定 因为弟子各記所闻,所以有重出的情形。但讲要上也特别说道,書之重,辞之複,嗚乎,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
和和:
虽然现代视讯方便,天各一方也可以随时连线视频聊天,但父母一定还是会有不能承欢膝下之天伦之乐的失落感。没有亲眼看到,父母和孩子也无法近距离互相体察感受到对方细微需求或变化等,没有待在身边,挂虑、念想也许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
和和:
@� 永阳孔子学会—陈姗 家中讲情,以和为贵,本章强调的精神是免为父母系念,是应该依人而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有时父母不愿造成孩子负担而没有表达心中的想念,为人子可以更细心地去发现。
和和:
父母念子之心不会因时代而变迁,学生认为本章所教导的仍适用在现在,如出必告,反必面,虽已嫁人,仅周末回家探望父母,若因工作学习等原因外出,无法回家,我也会向父母报告去哪做什么,一来避免父母牵挂与担心,二来让他们也感受到我们的牵挂。在外也应打电话报平安。
另外,学生有个问题想请教,现在有些父母表达爱与接收爱的方式不同,是不是也要因人而做法不同呢?
和和:
关于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现今工作时常需要出差远游,交通十分便利,是否本章已经不合时代了?
2.现代通讯设备很方便,所以远游也不会有父母思念无法相见的问题?
和和:
@邓雪 该章的不贤,是指下于贤人,不是指小人或恶人。
如果生活上遇不到贤人,那也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白话解释】
孔子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子女成人自立,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无多,所以父母的年岁子女不可以不知道。知道父母的年岁,子女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欢喜的是,父母得高寿,子女能孝养父母,令他们欢喜。恐惧的是,父母的年岁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机不多,则事奉父母愈当谨慎。
【章旨】
此章是孔子教人及时行孝,并描写孝子心情,甚当玩味,惟其忧乐之情深,故喜惧之心笃厚。
@唐琪 昨日大家分享的内容,时哉也都同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您领导对国学的疑虑,是不是不少人也存有这样的看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留下这样的负面印象?对于现代人要学圣贤君子的怀疑,群里不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这么难的事情,我们今天还要做吗?
或许我们可以让不了解的人认识到,孔子的思想是一个能够走入时代的思想,不会不知变通。而所谓的圣贤,是指能够控制自己情绪,不因为环境的困苦而产生烦恼的人,这也是今日诸多情绪管理理论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人不会有忧郁症,不是很好吗;所谓的君子,是指有愿意利他的心量,这种不自私的人,是各单位各团体各企业所想要的人才,毕竟没有人愿意跟自私的人相处。
用现代的语言,现代人可以理解的目标来沟通,有时可以避免误会,并彰显经学真正的价值。不过既然是领导,昨日分享的论语也提醒了:事君数,斯辱矣。
这又说明论语里太多人生的智慧,不学太可惜了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白话解释】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不轻易出言,惟恐言语说出而行为不及兑现,以为是耻辱。
此章孔子以古人警示今人,若言过其行,只说不做,或说得多做得少,应以为耻辱。今人若能明夫子举古人的训勉,养成日后不敢轻言,且常恐行为不符所言而引以为耻,故不敢不勉于行,使致言行相顾。言行相顾或不相顾,又取决于其心知耻与否,故能警惕大众,不以多言为能!
【章旨】
此章孔子勉人说话要谨慎,说到就要做到。
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白话解释】
孔子说:奢侈或简约虽然都不合乎中道,但是生活奢侈的人容易骄佚招祸,生活简约的人则不骄佚,懂得约束自己的身心,而无忧患,故很少会犯过失。
【章旨】
「约」作俭约言,则此章贵俭。「约」若作约束言,则是内束其心,外束其身,乃孔子教人做事谨慎。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白话解释】
孔子说:君子很想在言语上迟钝,即不抢先说话,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口才,这是因为君子想要言语谨慎的缘故。言语虽然慎重,但是办事必须敏捷,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事情先做出来,言语跟随其后,就不会有过失。言语上迟钝及做事敏捷,都是君子认为很难做到而希望做到的。
【章旨】
此章言君子慎言贵行也。
和和:
大家好,关于昨天与今天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今日之下团体很需要协调沟通的人才,君子却欲讷于言,会不会与时代脱节?
2、 孔门的言语科,如果是君子的话,那为什么欲讷于言呢?
3、敏于行,孔子不是说过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吗?
4.言语科也是孔门的一科,那君子为什么一定要欲讷于言呢?
1、德不孤必有邻,是不是互相取暖而已?
2、在还没有邻的时候,早就被孤立而死了,该如何突破重围?
和和: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词代表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大国。而文明之美必须要由人来展现,所以《论语》上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远古以来,中华大地上代代皆有精神伟大的人物,他们的精魂始终映照着这片土地,光荣永垂不朽。哲人虽然距今已远,但透过画像的瞻仰,能够使人感发,奋起向学,心领神会,使典型永存在中华子孙们的心中。
和和:
@时哉时哉 对不起,只是听过这个词,不太理解,也没地方问,所以冒昧的问一下。
和和:
作到才說,聖人也。
作到說到,賢者也。
說到作到,君子也。
說到作不到,騙人也。
和和:
我们上面讨论有用到这个词吗?
结使是佛教用语,指的是烦恼,烦恼可以系缚人结苦果,所以称结;烦恼又如衙役使者,驱使众生辛劳痛苦,所以称使。
与我们目前讨论主题无关,就不详谈了。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能给解释一下'结使'这个词吗?我理解的就是心中有一大堆的心结,不知道对不对?
和和:
@时哉时哉 老师好,各位学长好,学生来试答一下今日的问题
1、説与作会有那四种関係?
2、这四种优劣性为何?
答:四种关系为1)能做能说 2) 能做不能说 3)能说不能做 4)不能做不能说
对于善事来说优劣为能说能做为最优依次递减
对于恶事来说则反之
3、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是他为什麽说这麽多圣人的境界跟仁者的内涵?
答:这是夫子谦虚之词,实际已经达到了。
4、现今社会谨言慎行被人视为保守内敛无作为,或不敢承担,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局?
5、勇敢直前,有时候是否也是突破谨言慎行的困局呢?
答:就像老师说的要勇往直前,但前提是先要充实自己的德行,能力,学问等。这也是契合时代的入世能力吧,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对经学通权达变的一种能力呢?
和和:
大家好,关于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説与作会有那四种関係?
2、这四种优劣性为何?
3、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是他为什麽说这麽多圣人的境界跟仁者的内涵?
4、现今社会谨言慎行被人视为保守内敛无作为,或不敢承担,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局?
5、勇敢直前,有时候是否也是突破谨言慎行的困局呢?
和和:
[图片]
和和:
[图片]
和和:
[图片]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白话解释】
解法一
所谓物以类聚,同志相求,所以人的志气相投,也会相求为朋友。孔子说:有善德的人,必定会引来同类者相聚,所以不至于孤立。
解法二
乱世时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有德者未必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般人皆有同感。孔子周游列国,道不能推行,德岂不孤单,然孔子著书立说,有教无类,所以三千弟子及后世学人,皆是他的邻居。故不论世道如何,只要修善德,德必有邻,不会孤单。有善德的人,德立于自己,则天下有善德的人都会归顺他,故不至于孤单。
【章旨】
此章勉人修德也。董仲舒引此为积善累德之效。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白话解释】
子游说:事奉君主,往来不可以太过烦琐,否则将招致耻辱。而朋友交往交往过于频繁,必导致彼此疏离。
君臣朋友,皆以道义结合,必须以礼来节制,交往不可太过烦琐。例如事奉君主,三次劝谏不听则离开,否则必然召致祸患。不但劝谏不超过三次,平常也要在对的时机见面,交往不可烦琐,否则必然召致耻辱。交朋友不同于事奉君主,交友来往烦琐,虽不致于取辱,但必导致彼此疏离。是以君子的交往平淡如水,小人的交往甘美像甜醴。事君、交友,甜蜜而烦琐,正是召辱取疏之道。此章可配合礼记来学。
【章旨】
子游谈论为臣事君,与朋友相交,应当依礼渐进,不可烦琐迫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