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绛传 且以优雅过一生》:活出自己的傲娇

《杨绛传 且以优雅过一生》:活出自己的傲娇

作者: 轻点拂尘而去 | 来源:发表于2021-02-09 23:37 被阅读0次

当这本书轻轻合上时,我已是泪流满面。杨绛先生的一生真是坎坷不平,她一直在忙碌,一直在努力做。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经历,别人看来比黄连还苦,她乐滋滋活出了幸福和快乐。

她对自己的一生很满足,就如那静好的光阴,每天都很珍视。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幸福快乐的光阴总是转瞬即逝,太多的人希望永恒,这样的想法越强烈,越痛苦。

苏轼年轻时可谓人生美好尽在此,考试成绩优异,官职令人羡慕,闻名天下,才华横溢。

绍圣四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自言:“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本是痛苦之事,年迈的苏轼活出了自己真正的价值。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没什么可以战胜自己。

苏轼面对巨大的生活反差,没有将自己泡在苦水里反复咀嚼,而是用苦水清理自己,并浇灌花朵,活出了不一样的自己。

站在现实的自己,不要用曾经的幸福,来抚摸现在的苦涩,这样的掺杂只有更痛苦。

面对苦难,除了勇敢面对别无选择。一个人,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妄图谁来替你承受,不要在悔恨与埋怨中逗留。

凡事往好处想,让阳光照进自己心灵的房间,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实现自渡。

畅游书海,深耕一种学问。

杨绛无论生活多苦,没有放弃对文学的钻研,也正是书中的很多故事,很多人物的人生经历,很多大彻大悟,让她看透了生活,看懂了人生。

明代王阳明,得罪权贵,被贬去龙场,炼狱般的生活,也没有让他放弃作为一代圣贤的理想。

在附近的龙岗山上发现一个天然洞穴,他就在洞中居住,终日默坐洞中研读《易经》,并名此洞为玩易窝,并写有《玩易窝记》述其在洞中悟道之事。

他又在附近发现一个山洞,时称东洞,移入洞中居住后,他称其为阳明小洞天。

在洞中,他静思默想,研读经书,写出《五经臆税》,使他得以顿悟成道,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即理”说,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让人刨除杂念,越是让人顿悟。

曾经看不开的,曾经在意的,曾经不明白的,统统都平静地存放心中,不会再带动任何情绪。

在书海中遨游,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看人生,看自己。

写在最后

心若宽广,身居斗室,面前仍然一片汪洋。

生活是自己的,开在牛粪上的花朵更鲜艳,长在山崖的小树更坚强。

苦难是人成长的养料,不要拒绝自己茁壮成长的方式。

没有哪一种成长是不痛的,不痛彻心扉,不刻骨铭心,不遍体鳞伤怎能知道自己比想象中强大。

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阅读,离不开思考。无论年龄多大,人永远在学习的路上,在成长的路上。

把握好成长的养料,汲取精华,做破土而出奔向太阳的幼芽,活出那个傲娇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传 且以优雅过一生》:活出自己的傲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rh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