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众善的首领。亨,是众美的集合。利,是义理的统一。贞,是事业的主干。君子履行仁义就足够可以号令大众,众美的结合就足够可以符合礼义,利人利物就足够可以和同义理,坚持正道就足够可以成就事业。君子身体力行这四种美德,所以说:“《乾》卦具有这四种品德:元、亨、利、贞。”
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德行而秉性中正的君子。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事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现在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政治安定。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彩,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关尹子说:圣人治理国家,不以自己主观的意思来治理国家,所以,聪明能干的人就把他放在需要聪明能干人的位置上,愚蠢无能的人就把他放在他能胜任的位置上,不以自己的是非标准来处理事情,而是按客观上的规律来处理。圣人知晓古今是一回事,所以有时,以古代的历史来认识事物,有时以现在的事实来认识事物;圣人知晓内外是一回事,所以有时以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事物,有时以事物的现象来认识事物。 知晓世界是中庸的,以此可以创立社会的礼节,知晓世界是和谐的,以此可以享受生命的快乐,知晓世界是大公无私的,以此可以分配社会上的财产,知晓世界是周而复始的,以此可以防止自己犯罪,知晓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以此可以创立法律,知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元气聚积、散开、分布,以此来观察、研究事物,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圣人不会以自己立场、解度来治理国家,而是以社会上各种人的立场、角度来治理国家,人们都把功劳归功于圣人,圣人把功劳归功于社会大众。所以尧、舜、禹、汤这几位皇帝,治理国家,人们都说非常自然.圣人知晓“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我和别人、万物都是相同相通的,所以和别人没有任何隔阂,表现出来就是仁;圣人知晓事情,没有你的事情我的事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所用的方法,表现出来就是义;圣人知晓立场、观念、情欲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用戒律来规范它们,表现出来就是礼;圣人知晓思想、认识、念头是变化无常的,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用心灵深处的大智慧来观照它们;圣人知晓语言、文字是变化无常的,一会这样说这样写,一会又那样说那样写,没有个固定的状态,所以向别人许若的话,不再改变,一一照办,表现出来就是信。 圣人知晓“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没有“私”的概念,表现出来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言行、处事方法,其实仁义礼智信,对得道的圣人来讲,是一回事,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名词、概念的。利害心越明白,与亲人之间不会和睦相处;聪明愚蠢的心越明白,就交不到朋友;好坏是非心越明白,就办不成事情;爱美厌丑心越明白,就不能和人、物相溶合,所以圣人浑然一体,没有分别。
世上的人愚蠢、笨拙,是因为自己的妄想、执著,把自己禁锢在了自己所追求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圣人的愚蠢、笨拙,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居住的圈子。其实,人们不知晓,圣人有时愚蠢,有时聪明,有时笨拙,有是巧妙。吸收日光月光就可以养神,这就是木生火。如此这般的生精养神,是从自外向内的方向,来得到精神。观察虚无中的精神,是从自内向外的方向,来得到精神。世间有小功法,生津漱口而吞咽,就是自外而内的养精法。内外交加积精累气,称为节俭,称为重积德,精所以没有穷尽。世间有小功法,用手按摩脐轮,令热如火,就是自外而内的养神法。内外交加积火累神,称为节俭,称为重积德,神所以没有穷尽。说到忘掉精神,而超越世俗生命的方法,人已经在说魂魄的时候,说过了。
关尹子说:实践礼敬卑下的修行人,神不会向体外纵横奔驰,这样可以凝神在体内。实践慈爱情感的修行人,精不会向体外纵横奔驰,这样可以凝精在体内。实践二人如一人的修行人,古人称为仁人,就会得到人类共有的神光。认识神光令人明理,神光轻清令魂变轻。实践侠义武勇的修行人,能够让魄变重变暗,能够驾驶金魄。勤于礼节的人,心神不会外驰,可以积蓄元神。勤于学问的人,精力不会分散,可以积累精气。仁爱会使阳气明朗,可以使魂轻灵,正义会使阴气隐遁,可以使魄节制。不能做到一心无二,五种感官纷扰外驰,就没法静心归一,不能做到心无外物,五行的变化显现无穷,就没法排除物欲,不能做到心静如冰,千万种杂念流过脑海,心灵就无法沉静。常人就算能一心,却常常生出二意,就算能虚心,却往往变成自满,就算是静心却常常被扰动打乱。只有圣人能排除万念,静止于一呼一吸之中,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役拘我的明彻心镜,把一呼一吸化为世间所有,没有什么可以打乱我的无为境界。不要斤斤计较你所谓的利害与是非,你的利害与是非,果真得到真的利害与是非吗?圣人尚且不能认识,不能知道,何况你这样的普通人呢!善于射箭的人向弓学习而不向夏羿学习,善于驾船的人向船学习而不向船师奡学习,善于用心的人向心学习而不向圣人学习 关尹子说:不要忽视小事,小的窟窿能导致沉船,不要轻视小物,小的昆虫能使人中毒,不要轻视小人物,小人物可以危害国家。能处理好小事,然后才能作大事,能积累小物,然后才能铸成大物,能善待小人物,然后才能和大人物愉快相处。天都无法完全控制一个人,人就更没把握处理好每一件事。只有不轻易待人行事,才能把握主动,才能可有可无。
没有繁琐的要求简单处理就行了,没有禁止的要求适当忍耐就行了,没有勤劳的要求懒惰也行了。
最高的智者,知道智慧真的不能解决一切,所以故作愚蠢,最高的善辩者,知道辩论真的不能说明一切,所以故作木讷,最高的勇者,知道勇力真的不能战胜一切,所以好像是懦弱。擅长处理眼前可以书写历史,擅长处理细节可以作成大事。
比盗贼狡猾的人能够捕捉盗贼,比老虎勇猛的人能够捉拿老虎,能够克制自己的人能够成就自己,能不沉迷事物的人才能从事物中获利,能够忘记求道的人才能得道。
工具坚固,必然毁于外物,刚强必定折断,刀刃锋利,必然被外物摧毁,锐利必定挫败。威风凛凛的凤凰因为难得见到被当作神明,所以圣人深深的根藏于人群,奔跑的麝鹿因为留下麝香不被捕杀,所以圣人以约束自身为要务。一般人丢了东西,算然是丢了之后才感觉受到了损失,但是时间长了就会私下担心将来会丢东西。只有不自持自己聪明又能采纳别人智慧的人,只有没有个人利害得失又为天下人利害得失考虑的人,终身如一,才能不再丢失什么。过去和现在的风俗不一样,世界各地的风俗又不一样,每个家庭和每个人对是非善恶的观点又不一样,我怎么能固执自己的标准去误导将来的人呢?只有随机应变,入乡随俗,灵活掌握,抛弃抱怨,克制欲望,简化手续,宽恕别人,衡量轻重,达到自然无为的境地,才能神鬼莫测,合道于无形之中。
有以天性相处的,有以人伦相处的,有以事业相处的。以天性相处的,好比父子关系,没有是非贤愚的条条框框。以人伦相处时间长了,就会有是非贤愚的相处标准。那些以事业相处的,共事牟利就交往,完成后没有共同利益就分开。不可以非议别人证明自己,不可以轻视别人尊贵自己,不可以忽视错误妄自尊大,不可以诋毁别人抬高自己,不可以嘲笑无能夸耀自己。能令天下智者无法解答的用的不是智慧而是朴实,能令天下辩才哑口无言的用的不是争论而是正直,能令天下勇者心愿臣服的用的不是武力而是舍弃。沉默寡言的人不被别人嫉恨,不自妄为的人不被别人指责,不显聪明的人不被别人指使,不装能干的人不被别人劳役。
诚实为人,简朴做事,宽厚待人,沉默处世,我的道没有穷尽。
谋划事情,判断规律,人来做事,天来成事。向今人学习做事,向古人学习道理,和别人一起共事,和自己独自得道。只有善于听的人,不拘泥也不分辨。
关尹子最后叮嘱说,圆融你的为人之道,匡正你的处世之德,平顺你的行为之法,提高你的做事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