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史记》才发现,屈原之所以让楚怀王误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商太低。
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记载,屈原之所以受到重用,
是因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国家兴盛衰亡的道理,而且擅长应酬交际和谈判、奏对的辞令。
所以,就任命他为左徒,负责对外接待宾客,应对各国诸侯事务。
由此可见,屈原相当于一个外交官的角色。而既然是外交官,应该通晓人际关系,情商相当高才对。
可他却不懂得处理同事关系,得罪了心机叵测的上官大夫。
上官大夫和屈原地位相等,为了在楚王面前争宠,非常妒忌屈原的才能。
有一次,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最后定稿呈上。
上官大夫想夺为己有,可屈原不肯给他。
上官大夫恼羞成怒,就找机会向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
“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这大家都知道。可每颁布一项法令,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他,谁也写不出来呢。”
怀王听了很生气,一来二去,就和屈原疏远了。以至于后来将屈原免去官职,流放远方。
@晴果悟书:楚怀王的昏聩不明,朝中奸臣的有意陷害,自然是屈原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
但细细推敲,屈原作为一个外交官,也应该通晓人际关系,看清看透人性。在危机4伏的职场中,学会与人为善,不能有意树敌,给自己招来祸患!
以致空有一身本事,满腔爱国热情,最后只能抑郁跳江而亡。
小不忍则乱大谋,先要保全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社
朋友们,对此你们认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