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结束离京返家,网约一车去首都机场,司机是一特能侃的哥们儿。这哥们儿年龄并不小,估摸着应该有五十多岁吧。不知是北京人有侃的天性,还是这哥们儿本身有侃的基因,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行程里,就听他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大到全球局势、国家大事,小到身边趣事、生活琐事,都有涉及,都有囊括。一路上,话题不断,话声不绝。并总以征询的口吻问,“我说的意思你懂吧?”,带着一种居处京城的天然优越感。
他略带神秘又稍带炫耀地讲了一些过去的所谓的“宫廷密闻”,近现代的“墙内轶闻”、“海里趣闻”,煞有介事又小有得意。可能从反光镜中观察到我回应并不热烈,便又带上一句口头禅,“嗨,我呢就是瞎说,你呢权作瞎听。”
我还真的没把他讲的话当真。因为很多细节确实经不起推敲——比如,侃到近期台海演习,说我们的炮弹上天,把海里的水汽蒸发到空中,水气随风飘移到京都上空,竟凝成雨下来,说得一本正经,乍一听是那么回事,细究却完全是不着调的胡侃。但是,也不能全排除他说的有真实的成分。比如,他讲他一个哥们的老叔,是原青海省的某某领导,跟原阿沛阿旺晋美关系密切,云云,这个倒也有可能,至少他知道这么一人,知道这一层关系,即便不是亲历,即便是七倒八捌,至少也算耳闻吧,权作谈资也未尝不可。
他说的有些事倒可能是真有其事。比如,他说到当年环境监测数据,对外公布的与实际监测得到的并不一致。有关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刻意隐瞒了数据真相。他倒颇理解这种做法,说“这么大一个摊子,难管啊。如果公布真数据,万一引发乱子怎么办?”——你看,是不是颇有点主动“分忧”的思想境界?
谈到有个话题,滔滔不绝的他却意外的停顿和沉默了几秒。我问他,如果要动手拿回那个“岛”,你愿不愿?这个年纪出力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上不了阵,但是否愿意捐钱捐物?他卡顿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侃性:“打仗不好,最好不打,要流血死人的,惨。不过真到那一步,可能还是会出一点力,尽一份心。钱多的多捐一点,别人捐个百十上千。我们也一定会有表示,十块二十块,也是一份心吧。”——这倒显出其少有的理性。
旅途往往无聊乏味,但遇到这么一个能侃的哥们儿,还真是愉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此时此景再显神威,我尚在意犹未尽听他侃时,机场到了,只好中断话题,挥手作别。扫健康码,进机场,过安检,在候机大厅的咖啡店里要了一杯咖啡,一边放松地咂吧着,一边毫不犹豫给了他五星的评价。
网图*武隆之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