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绘画时那点感悟(2)--写实与写意

绘画时那点感悟(2)--写实与写意

作者: 跨浪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4:30 被阅读269次

    要说写实,就不得不先从素描说起。自从,徐悲鸿将素描比作建筑之地基后,就定下了素描在美术教育的地位。再经过多年后的教育演变,素描也终于成了进入美术院校的必修课。其地位,也如同科举制度下的“书法”一般,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围绕着“素描”的争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人看好、也有唱衰。高人的争论都在那里,网上大把大把的,看起来也都有理有据,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2017年初,有幸跟随西安画院的刘小强老师学习国画。结果却有点意外,老师看了我以前画的那些“素描”说,“你不懂素描,就从素描开始吧。先跟李老师画几何体”,并让我继续练字,多读诗词。于是,旁听着白描和工笔山水的知识,开始画素描。直到一年后,正式跟刘老师学白描时,老师才告诉我,“你以前画的那些,只能算是在画娃娃。根本不懂素描”。这时才发现,老师的用词。初时,完全没有留意这一字之差。他在评价我和素描之间的关系时,用了“懂”这个字,而没用“会”。

    素描,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是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看到往往是被简化、形式化的表象--单色黑白画。素描的英文单词sketch,中文意思除了素描外,还有草图、梗概的意思。容我先做个假设,虚构一个故事,猜想一下素描这个词的来历吧。

    假设,素描这个词翻译自英文单词sketch(具体这个词如何演变没有细究)。清末时期,西学东进。艺术方面更是文化进步的先驱。尤其,是看到外国人的肖像类油画作品,精细传神,令人震撼。于是,我们的前辈们开始向外国人学习绘画。在学画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学如何绘制草图。

    开始在草图上,用铅笔科学地表现出“透视”、“光影”、“解剖学”等先进理论。这种草稿被西方人称作sketch。画好了,学会了。那么,下一步就该学印象派对光、对色彩的理论知识了。

    可是,在画稿上要攻克的难题实在太多。人体素描就更是了不得,蕴含多少先进思想在里面。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引进“裸体写生”一定是件会引起各界人士备受瞩目的事。社会影响先不说,整个学习过程一定会消耗了大量时间。相信大家都知道,外派学习时,肯定是要向领导汇报学习内容的。碰到懂行的领导还好说,但在逐级上报过程中,总有外行人。所以,肯定不能在学习报告里直话直说,“我们在学如何画草稿”吧?于是,这些留学生就不得不给sketch来找一个合适的中文名词。一找不要紧,直接就找到了《论语》上。子曰:“绘事后素”。在当时“绘事后素”就是常识,《周礼·考工记》:“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绘与缋,同音同义,孔子的引用更加概括。

    我们都知道,往往第一个翻译外国著作的人,便会拥有命名权。且拥有命名权的人,往往也都是有学之士。即使翻译的不好,那也是权威,后来的人也只能按照他的翻译来使用。例如,在大陆叫“程序”的program,在港澳台就用“程式”。gateway,我们这里叫“网关”,那边叫“闸道器”。何况“素描”这个可以引经据典的词,谁敢说不好?于是,经过前辈们的不断努力下,西画的绘制过程变得不再神秘。“素描”这个词也这么叫开了。

    好了,关于“素描”故事就编到这里。

    在我把精力投入到素描的这段期间里,不光有老师的指导,还看了几本国外的素描书,如《素描的诀窍》、《向大师学绘画素描基础》、《伯里曼人体》等。看国外的书时,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这那是老师教的素描,分明就是草稿。但谁又能说草稿不重要?不是基础?据说《红楼梦》的后40回,也是根据曹雪芹的遗稿才补完。无论绕了多大圈子,总之“草稿”很重要。我们现在称之为素描的东西,往往是指一幅精致、完整的画,完全失去了草稿的意义。因为,“画稿”的可修改空间极大。

    sketch在英英词典中是这么翻译的a simple, quickly made drawing that does not show much detail。碰巧这些单词我都认识,那就翻译一下,一种简单、快速地画技,不需要展现太多细节。

    也看了些李叔同、丰子恺的文章。才大概有了这样的画面。在西学东进的岁月里,科学的透视方法、印象派对光的认识,借着素描、色彩改变了当时的美术界。

    时代在不停地前进,那些推动美术发展的人渐渐藏在“素描”的背后。当搞清楚素描是什么时,又觉得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动笔就画才是关键,在画的同时,一点一点的消化那些画论,才能逐渐发现那些被隐藏的东西。

    相信我,初学者画出的东西完全足以证明,他之前看到的都是假象。慢慢了解科学,了解物体的结构,发现一些列隐藏的知识时,才能逐渐写实。

    可是,如果把写实与写意,当成中西方绘画的区别,那可就麻烦了。意境这个东西,是个很麻烦的东西,很难说的清楚。就先拿中国画中一种特有的对象--石头,来说说吧。

    石头,朴实、朴素,有柔有刚,贵贱在人心。无论是收藏家还是珠宝商,对石头都情有独钟。以四大名著中的石头为例。在施耐庵和罗贯中笔下,一为玉玺,一为石碣。在吴承恩笔下化作孙悟空。在曹雪芹笔下更绝,是一块在大荒山无稽崖炼就的补天石。女娲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一块未用,弃在青梗峰下。它是一块怀才不遇的无用灵石,坠落情根。

    《红楼梦》的意境更是难以捉摸,越想越觉有趣。如,第一回就提到,“作者经历了一番梦幻,将真事隐去,故曰‘甄士隐’云云”。又用“假语村言,讲述这个故事,故又曰‘贾雨村’云云”。还有甄贾宝玉二人,一个意欲为官,一个要历劫出世。再看“甄贾”两个字,去掉共有的“西”,一个是土瓦、一个是贝。土瓦,有用却身贱,贝,无用却珍贵。这些文字上的工夫,儒释道三家的哲学,诗词歌赋些夹带着许脏话。真的是把每个角色都写活了,有着符合自己身份处事态度、语言模式。对贾府、荣国府,这些场景也没有用客观的视角写出它的气派、宏观的景致,反而是用林黛玉、刘姥姥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第一次游大观园是跟着贾政进去的;第二次是随着刘姥姥去看,与贾政那次又是不同;落败时,又借着不同的角色写出那种荒凉、鬼话。同一处景致,却写出各种感受。这些应该都算是写意吧。

    表面上是一本读之无益的小说,生词生字没有字典多,看它肯定考不了公务员。可偏偏就能让那么多人去研究。应该不在于曹雪芹的文字功底有多厉害,而在于他处处写意。谁也说不出甄贾宝玉谁优谁劣,也道不明王熙凤、刘姥姥谁更有生活智慧。

    写意,又好像是国人特有的一种感触,深入骨髓。从《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总之,在许多描写景物的文学作品中,大多都会带有一种超脱本质的哲思,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甚至,形都可以在似与不似之间,让“意”表现的更淋漓尽致。不只绘画,其他艺术形式也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如,脸谱,就有这种功能。无论京剧、川剧还是秦腔,上台之后先一个亮相。那张油彩之下的脸,外貌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意。

    此时,扮演者已被角色取代。功夫更在眉眼投足之间。一挥手中鞭,单脚一跨便为上马、双手一掩既为关门。观众也看得明白。一打眼便知道,这是在演戏。既然是演戏,自然是假的。再看脸谱,便知哪个是忠、哪个是奸,角色定位心中也就有谱了。因为有了这种独特的写意这种手法,让中国戏剧多会使用“大团圆”结局,或表达善恶有报或借事育人。让晓得故事原委的人,知其意;不知者,也能从中受用。

    而在现代的电影、电视剧中,则有不同。为了让人知道戏是假的,还需要在开始时加上一句“此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即便如此,观之者众,且年龄、学识有异,没有了那层油彩,总是不大好区分。据说,陈强因为饰演黄世仁这个角色,演技太好,让许多观众恨上他那张脸,致多次受伤。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多少演员因为长相太出众,饰演反派、笑星便成了宿命。而喜剧演员周星驰也曾多次表示,“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一个悲剧演员”。可他确实为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说他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很有意思,而且每看必笑。或许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到那层表面的东西。连写实的部分都没看到,更别说去领会“意”的层次了。

    没有了脸谱的提醒,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认为唐伯虎,就是那个风流倜傥,娶了8个老婆还不满足的江南才子。在这里,我只好做一名好事者,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仕途坎坷、贫困潦倒的唐伯虎。

    略过唐寅天资聪明不提,二十来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妻子难产而死,儿子夭折,妹妹病逝。30岁进京会试,涉泄题案被革黜,续弦妻子弃之而去。宁王慕名聘请后,他发现宁王有意造反,靠装疯卖傻逃过一劫。从此改卖画为生。与江苏名妓沈九娘成婚,有了一个女儿。几年后,沈九娘离世。皈依佛教,终年54岁。

    相信看了上面的介绍,再看电影时,恐怕就是另一番心境了,尤其是哭小强那一段。这部戏,据说出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至于本意上,是希望唐伯虎应有一个与之相配的圆满归宿,还是为了让他的名子广为流传,又或者仅仅是无意间开了唐寅一个玩笑,这不得而知了。再经过后世加工,改编,在周星驰演绎下,更是让人记住了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并为之崇拜。

    读都这么难,更何况是写意了。写意画也是如此,经过提炼后的东西,往往被误认作简单,成为了另一种形式化。当然,形式化的东西也有好处,或为便于管理、易于考评,又或为了迎合受众创造一种流行风。简单看看历史就知道,这种形式化的东西比比皆是,可见商人远比教育家更懂教育。在大众面前,“重复一千遍的谎言就是真理”,对这一点,脑白金做到了极致,钻石也成了爱情的象征。

    言归正传,形式化的东西,过于肤浅,还是向深层次迈进吧。依然说回,sketch。不过是一画稿,为什么会让西学东进的有识之士,用上一个这么不简单的典故呢?或许正是因为它是草稿,积累了更多的思考痕迹,所以才尤为重要。比尔盖茨在1994年,用3080万美元拍下达芬奇哈默手稿。达芬奇哈默手稿也成了当时世界最昂贵图书。可见,草稿有多重要,看看数字就知道了。

    《达芬奇手稿》也展示了他的学识,与其说达芬奇是在画画,不如说他是通过手,用画面来记录,试图去科学去解读世间万物。用草稿记录着肌肉、骨骼以及动作的重心,并用数字标记着各种比例。不标榜达芬奇的学识有多广泛了,我随便挑一个例子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海水是咸的?看看达芬奇对水的认识。

    水消磨山巅,暴露巨岩,冲走大石,冲毁高堤,其夹带的泥沙淤积于海底,使远古的海岸迁移。水难见稳定,而其性亦不会使它骤然稳定。水形成河流,寻觅每一处陡峭的河谷,或带走河谷中的新土,或在河谷中遗留下新土。可以说,各种元素经众多河流,多次往复于大海。地球上崇山峻岭不是以海为基;又有哪处深海没有崇山峻岭以之为基。所以,水有时湍急,有时浩瀚,有时酸,有时苦,有时甜,有时浑浊,有时清澈,有时带来毒素、疫症和破坏,有时却又带来健康。因此可说,水流经多少不同之处,便染有多少不同的性质。正如镜子随所照物体的颜色而变化,水的性质也随流经地的特质而改变:有益健康的、有害的、通便的、止血的、含硫的、含盐的、乐观的、消沉的、狂暴的、愤懑的、红的、黄的、绿的、黑的、蓝的、油腻的、浑浊的、清澈的。一时引发火灾,一时却又扑灭大火;一时温热,一时冰冷;一时裹挟,一时沉积;一时蚀空,一时抬升;一时毁损,一时建设;一时满注,一时清空;一时高涨,一时流深;一时湍急,一时静止;一时为生之因,一时却为死之故;一时致富,一时致贫;一时养育,一时破坏;一时咸,一时却又无味;一时泛滥,淹没宽阔的河谷。一切事物随时而变。水有时向北,损毁堤基,有时却冲垮对岸的南堤;有时流向地心,侵蚀地基,有时则蒸腾直上云霄;有时涡流翻滚,水道复杂,有时沿西岸直下,侵吞农夫的庄稼,有时又将夹带的泥沙堆积于东岸。如此这般,裹挟堆积,时挖时填,水不停歇地侵蚀并变易其岸。因此,水有时怒涛汹涌,有时则安静澄澈,欢快地在嫩绿的草地间蜿蜒流淌;有时变成雨、雪或冰雹,从天而降,有时则形成大片的迷雾;有时自行流动,有时却迫于外力;有时散发恶臭,有时却充满宜人的香气;有时滋养本因生命之水而诞生的万物,缺水万物难存。

    对水的描写,这只是其中一段。再看看《达芬奇手稿》中,记录着这样的学习绘画顺序。

    少年应先学透视,再学物体的比例,而后临摹一些优秀的画家作品,以熟悉好的形体。继而到自然中写生,以实践巩固所学的法则。再观摩多位绘画大师的作品,并养成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和工作的习惯。

    达芬奇说的这些,都是需要通过sketch来解决、研究的吧,毕竟效率要比“中国式素描”高太多。达芬奇很忙,平时即搞建筑又修水利,偶尔再画上几笔。至于画中的意境,说实话,刚开始真的不懂。偶然读到《达芬奇密码》,在这部小说的指引下,才知道达芬奇的生平,以及画原来还能这么看。看到《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时,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画作里的是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当然全是男人了。但根据小说剧情的发展,观念被打破了。

    再仔细看时,坐在耶稣旁边,那个倒像另一侧的人分明有张女性面孔。还有那个架在她脖颈之间,如同斩首般不和谐的手势,也一定是达芬奇有意为之。

    最后的晚餐

    看完达芬奇的作品,我们再来看两幅画,一幅是杜乔·迪·博尼塞尼亚的作品,另一幅是莫内·马丁尼的作品。

    博尼塞尼亚的作品 马丁尼的作品

    乍一看,这两幅画没多大区别,圣母抱着圣子,被天使和人群簇拥着。主题一样,构图也差不多。并且,俩位画家属于同一时代,同一画派,甚至都生活在一个城市,而且后者是前者的学生。博尼塞尼亚的作品则是圣母以超凡脱俗的姿态,接受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而马丁尼则明显的把圣母拉向人间。在博尼塞尼亚的画面上,圣母的身形比周围的天使、圣徒更高大,而马丁尼把圣母画的更像人群中的一员,不显得那么高高在上了。这两幅画,一幅是宗教宣传画,一幅是政治宣传画。马丁尼的作品更有历史意义,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可见,西画里也蕴含着画家的深意,并不是如照片般的写实。当然,那些喜欢挑战自己极限,画超写实的除外。我们再对比一下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也是一幅,从人物的大小就能看出地位的高低的画作。而且,这一手法很常见。

    步辇图

    可见,孔圣人的伟大,早早就提出了大同思想。如果说中国的写意画超脱于形体之外,“印象派”就已经被重点转移到了“光源色”和“印象”上,到了“抽象派”就更过分了。

    毕加索的牛

    大同说完了,简单总结一下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大概始于毕达哥拉斯,“一切是数”的观点。用数理来解释这个世界的尝试,一直左右着西方文化的发展。我们的九宫、八卦,阴阳相合、最早尝试用数来解释这个世界。不过到了后来,也许在“致知格物”的过程中,出了偏差。从此,中西方在不同的哲学(意境)道路上渐行渐远。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依然被解释的玄之又玄…

    我们再看看郭熙的画论,《临泉高致》有一段这样写道: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支竹,因月夜其影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行出矣。学画山水着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还有一段:

    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时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时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

    可见,郭熙对形体的变化有多重视。内容完全涉及“透视学”,只不过依然是用文字来解释,没有用数学、几何来构建。

    对于事物的外貌,上面已经提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在贾正与刘姥姥的眼中各有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在对一些画作或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往往由于自身认知的匮乏,无法看清表面之下写实的部分,更别说去体会那隐藏其中的精神层次了。

    有一天,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位母亲让三四岁的孩子背《三字经》。孩子的声音在车厢里异常清亮,引来许多赞叹的目光。那位母亲看着打印出的文字一一核对。三字经我曾经是把它和《千字文》,当作两本古代的百科全书来读,也不曾背诵过。但在这么近的地方,听着它化为清脆的童声回荡在耳边时,才发现它与《千字文》的不同。

    “人之初…教之道…昔孟母…窦燕山…”这段写在开头的文字,哪里是在给小孩子启蒙啊?完全是借用小孩之口,给家长启蒙。告诉大人教育的重要性,并用孟母和窦燕山举例子。甚至连勉励孩子苦读的励志故事都准备好了,而且有男有女。可见王应麟用意之深。

    国家在教育上也下足了功夫,但也只能用“学什么考什么”这种形式来考核教育。相信也没人提得出更好的方式,任何改变都会衍生出另一种形式化的存在。何况,义务教育也着实有效,这几十年下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文化程度上比起宋代,那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只是在上一代“追英超美”的大形势下,缺少了一些个性化的传承。对于现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只要自信起来,就一定能从流于形式的应试教育中,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路。家长千万不要再被广告言论,搞得自卑。从而变得六神无主,只能随波逐流。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石头吗?家长应该像石头一样,沉着应对。

    一般而言,老师是一种职业。例如,当一个孩子做不出一道数学应用题时,数学老师一般是不会让他多看书,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会采用更直接的方式--做题,做各式各样的题。所以,想让孩子深入学习,只能家长先行。在把孩子送进各类学习班的同时,把教育深入下去。这里,再说个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例子。

    前面说到了红楼梦,提到了唐伯虎,那就再说说王阳明。王阳明比唐伯虎小两岁。但王阳明二十二岁、二十五岁两次考进士未中,恰好唐伯虎那时正在守孝期间。于是,他们在考进士的时候碰面了,也就是唐伯虎涉嫌作弊的那次。但到此时,他们的人生境遇还没有完全不同。唐伯虎涉事之后,被贬为吏。王阳明得罪太监刘锦之后,挨了板子,被贬贵州龙阳不说,途中还遭人追杀。

    话至此时,我们再来看看是什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未来。唐伯虎是富二代,父亲是开酒楼的生意人。王阳明是官二代,父亲是状元。唐伯虎考试之前家道破落,交友不慎。王阳明两次不中,均有家人抚慰。唐伯虎被贬时,再婚的老婆弃之而去。王阳明被贬、被追杀时,其父亲也多有照顾。

    宁王意欲叛乱,唐伯虎装疯卖傻逃过一劫。王阳明临危受命,平乱有功。从此,两人在迈向人生终点时,唐伯虎已入空门,各有感悟。

    唐伯虎的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王阳明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对比一下,红楼梦中,贾、甄宝玉二人。他们二人相差一岁,都为官宦子弟。甄家早年也被革职动了家产,经历了相似的磨难。他二人也参加同一场考试,也都榜上有名。最终,一个入了空门,一个做官。

    有没有觉得,这两组人物颇为相似。唐伯虎说,“他人笑我太疯癫”。贾宝玉也常被人说疯疯癫癫。是不是更像了?但他二人之间,唐伯虎更多的是因命运所迫。究其原因,我觉得恰恰是因为唐伯虎在家庭上的缺失。当然,家庭只是一个表面,不同的还是家庭对教育的态度。

    如果说家教环境的质量会影响人的一生,我想谁也不会否认。我们看贾政对贾宝玉的态度,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有要求,但无奢求。王阳明的父亲,在他一生中的作用那就更大了。所以除了唐伯虎,其才会觉得,“阳间地府俱相似”。

    本来,只想通过最近对“写实”与“写意”的认知,来总结一下学习素描、白描这段历程。却没曾想扯出了唐伯虎和王阳明,或许是《红楼梦》看多了吧。

    说回绘画,形式化的素描让陈丹青放言“一切从素描开始,毁了国画”。冷军对此观点的言论更妙,“书法练习的缺失才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最大短板”,一语道破现状。中国画的形式化更为严重,因为它甚至于没有了素描那种对形体的严谨。书法的缺失,更是让许多人连毛笔都不会用。再经过一系列的商业化的运作,形式化更为严重。致使很许多人不得要领,但又不能全怪他人。

    形式化认知,往往是对于表象事物的一种理解,是一个必然过程。一旦发现自己停滞于某一阶段太久时,就得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方法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反正“工夫在诗外”绕绕圈子学点其他的也不会有错。就像齐白石说过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透过这层表象才迈向写实。而意境这种东西,是需要根据自身感悟,才能写进作品里的吧。毕竟,写意离我还太远,以后再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绘画时那点感悟(2)--写实与写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zy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