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华山论道谈写作
《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作者: 和风与你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10:55 被阅读0次

    文/不晚安

    图/网络

    《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之前对于国内畅销书的印象一直是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类被划归为文艺类、轻阅读类的那种,但是16年12月《皮囊》一出,确实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蔡崇达把自己的生活梳理、折叠,然后抽出给自己最多成长和感悟的那些整合、打包,便诞生了《皮囊》。

    一开始我是带着一种看看打发时间的想法,没想到它却成了我在生活中迷茫、不坚定时候的一剂良药,那些怯生生的、不勇敢的东西都成了一阵风。

    我看过很多关于《皮囊》的书评,它们大都平和,我知识量尚达不到,只能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它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人世间最常追求、好像有些俗气,可是又处处带着温暖和感悟的生活。虽然最平常,却也最感人。它也是文艺的、是轻阅读的,但和以往畅销书最不同的是,它的内容是在文艺中添加了一些隐痛、在轻阅读中撒上了一些深沉。

    但它又是完完全全的自然和真实,之所以说它自然而真实,是因为它的内容绝无半点包装和造梦,而是十分平实地记叙了老家村里、乡间的一草一木和邻里街坊的一言一行。它只是比寻常的讲故事里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体悟-这是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每个人都不一样的东西。

    在读它时我常圈圈画画,因为有做摘抄的习惯,我几乎每天都会抄写那么一两段,边写边读,有时候还会觉得鼻头泛酸。偶尔看到某句戳到心坎儿里的话,因得到了共鸣,会不自觉地在心中反复:“哎呀,就是这样!”或者“没错,生活就是这样!”。它真得很容易让你产生共鸣,因为它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关于《皮囊》里的内容,大概印象最深刻的是蔡崇达的父亲吧。如果你去读,会发现在文中除了专为父亲写的章节,其他有多处都会提到他的父亲。

    李敬泽在序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皮囊》是认心、认人的书。比如认父亲,蔡崇达是80后吧,我曾经说过,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就失踪了,不是去了远方就是面目模糊,他不再是被尊敬、畏惧、审视、反抗的对象,他直接被屏蔽,被搁置在一团模糊的阴影里。”

    而在《皮囊》中,我们再一次见到了父亲。在这个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般的环境里,我们才看到了寥寥关于写父亲的文学,甚至也有人说过《背影》(朱自清写于1925年)之后再无“父亲”。

    当然,“父亲”是有的,而能像朱自清那般将父亲的背影写至如此精妙的却不在多数。很多人把亲情写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赞美篇章,也许这和学生时期练写作文的模式有关,但是直到看完蔡崇达笔下的父亲,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种十分真实、却又深沉的父子情。

    如果说《皮囊》是一本成长之书的话,我在其中看到最多的也是蔡崇达父亲的“一生”了吧:离家、归来、生病、挣扎、失败、认命,“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虽然是人世间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事,却让人心中不自觉地酸楚。

    我们总讲父爱深沉,而儿女对待父亲的爱,其实也是深沉的。这种相互的深沉在蔡崇达父亲离去的时候有过一段最强烈的内心独白:“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外面兼职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经发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皮囊》-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每每读这一段,我还是会觉得心头泛酸,正如:最令人疼痛的往往不是一道开裂地又深又可怕的伤口,反而是一个美丽健康的人,笑着在你面前倒下。

    《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蔡崇达笔下的《皮囊》不是一具冰冷的行尸走肉,而是有血有肉、对生命、人生有着独特理解的人。他非凡,因为在这具皮囊之下,他有着一颗明灯般的心,照亮了所有没有街灯的夜路;但他又平凡,因为他有着和所有凡人一样的味觉、触觉和感觉。

    《皮囊》是一本希望之书,关于“父亲”的故事,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蔡崇达在书中也写到梦想、现实、爱情、友情。

    也正如他在书中说的:“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它会触动你的所有感官,亦会为你解疑惑,它会让你学会珍惜,也会让你懂得如何修炼好自己的皮囊。

    《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什么?--日常推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ek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