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越是严格管教的孩子长大了对父母越是尊敬孝顺,小时候越是宠溺无度的孩子长大了对父母越是不敬不孝。
逆子都不是一天养成的。
曾经的独生子女的政策不可否认的确是在某一个阶段对社会对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整个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我是极度不喜欢的。
从孩子角度来看。首先肯定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健康成长。因为每家只有一个孩子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独苗成了整个家庭的焦点与关注对象。
每个家庭不管贫穷还是富裕,不可否认家庭成员的每个人都围着他团团转,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好的资源双手捧到他面前,每个人都对他呵护备至,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哪里亏待了他,要星星不会给月亮。长此以往,难道不会养成他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
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想要就能得到,没有任何付出与努力,就像眼前的果子毫不费力伸手就能摘下,甚至都不用伸手,可能就有人摘好放在他面前甚至洗干净放到他嘴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生活状态难道不会把一个好好的孩子养废?
这样的宠溺与养育他如何不会自私自利,如何不会心安理得?如何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如何会关心别人?如何会有进取心?如何会有同情心?如何会有独立的人格?如何会有与人相处的能力?
因为没有对手所以没有竞争,因为没有竞争所以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与进取心。因为没有体会所以没有体谅,因为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没有将心比心的同理心。因为得来的太容易所以不知道得到的艰辛。
当他渐渐成长性格及言行举止逐渐显现出各种不足和缺陷时,如有管教的人出现一般都会遭到各种阻拦,措辞千遍一律,还小呢,还不懂事呢?大了就好了?
可是出了问题不及时纠正,不让他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树大了真的会自直而不是越来越变本加厉?
一边阻拦着一边心肝肉地宠着,慢慢他还会把谁放在眼里?因为不管出了什么事总有救兵出现,总有人为他顶着,总有人给他收拾烂摊子。如此如何还有自制力与敬畏心?如何还会有担当与责任?
在家里如此,那在外面呢?外面的人会如何对你,肯定没有你家人的万般忍耐与包容心,无非社会上生存不下去,转头回家啃老,那时又当如何?
当父母微薄的收入不能满足他挥霍无度的欲望的时候,就如众多新闻里描述的那般会不会对着年迈的父母殴爹骂娘拳打脚踢顺便把你多年积蓄的棺材本掠夺一空扬长而去,然后无视你悲痛欲绝的脸与悔不当初的泪。
都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对亲生父母都尚且如此冷酷无情,对别人如何又可想而知,不去危害一方祸害四邻都应该感谢祖上烧了高香。
一个没有自我约束受到亲情羁绊的人那种脱缰的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不管对己对人都是巨大的隐患与伤害,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如此你怎敢保证以后他不会把天都捅破?那时还有谁有能力去补这个天?我们自认自己都不是女娲娘娘,没有这种神力。到时祸害的不只是一个人也许是整个家庭的灾难。
从家庭角度看。只有一个独苗,这个独苗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大家只能把宝都押在他身上,每个人的愿望与努力都堆砌到他的身上,也不管这个稚嫩的独苗是否承受得起那么巨大的压力,一股脑儿地拥向他。
没有施肥的苗长势不好,可是施肥太多也可能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把苗养坏甚至停止生长。
如果这个家里有了二宝甚至三宝,打破了这一人垄断的局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调整收敛自己的行为。
显而易见大人不会把注意力全集中到一人身上,而孩子也因为有假象竞争对手的存在,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按照大人喜欢的样子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
同时因为有自己的同胞兄弟或姐妹也必然不会成为家庭中过于关注的焦点甚至有时可能会还会受到点小冷落,反而就更会乖巧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许还会帮忙自发地去对幼弟幼妹进行关爱和照顾,无形中又培养了自身的担当与责任关心照顾别人情绪的能力。
从个人角度看不管是独子还是双子,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坚决不能对孩子无条件地宠溺无度,适当地穷养放养也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