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框架学习法

框架学习法

作者: 梁老师素养课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1:56 被阅读0次

    通过第一次写书,我发现知识框架学习法很重要。也就是建立知识地图、知识网。它帮助我梳理思路、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看清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关联。

    在写每一篇文章时,我不是根据自己每天的关注变化来定内容。而是先以周为单位,确立本周写作框架,再落实到每日。这样就形成了战略思维,易于坚持。通常每周写作框架是基于几本特定的相关书籍,以大部头著作为主。

    而后在系统整编,准备出书的时候,我先将之前写的文章进行拆分、重组、归类;再确立书本各小节名称&内容、各章节名称&内容,并形成目录框架。然后,才开始对每篇文章进行修改、扩充。做到心中有数、胸有蓝图。

    在边写边参考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出自不同大师之笔的作品,在描述相近知识模块时仿佛异曲同工。尽管它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语言组织来阐述对知识模块的理解,但本质是相通的,利于形成“连带理解”。举个例子——

    在我学习“幸福与快乐”的课题时,我首先查阅了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本•沙哈尔博士所著《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书中阐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忍辱负重、及时享乐、虚无主义、时刻幸福。并剖析了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从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体现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幸福即在眼前。 ”的理念。

    根据这个“幸福即在眼前”的理念基础,我翻阅了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这本畅销书。这本书的主旨就是:当下时刻是你拥有的一切,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活在当下,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内在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变得快乐。

    了解至此,我对“如何变得快乐”产生了极大兴趣,进而找到马修•理查德所著《学会快乐》这本书。这本书揭示了痛苦和快乐的根源,告诉我们用哪些方法处理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快乐与否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是源于内心修炼,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于是,我融合“当下、幸福、快乐”这三个关键词汇,继续搜寻下一本书,出自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这本大部头之作抛出了一个重磅问题:人何时最幸福?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当下每一刻的体验。所以掌控心灵,才能获得时时快乐的能力,接近幸福的境界。

    ……(一连找了十几本书,形成了书单)

    这些书中的理念大多相通。所以说,用关联法、框架学习法读起书来可谓是妙趣横生。写作也是一种框架学习法,它于我而言的最大乐趣就是:不常写已知的,而是借着写去学习更多未知的。

    善用框架思维,那么所学知识就很容易被调用于实践应用,记忆犹新。生涯规划师,畅销书作家古典在《跃迁》一书中,对此这样描述:“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知识晶体”就是框架学习法的呈现。通过系统化整编,我们将已有知识、理念建构成一张张错综复杂,又互相链接、环环相扣的网络。将新学到的知识点,挂钩在知识网中的每一个相应位置,来建构系统化的模型。如此循环,知识网不断地扩大、进化。

    它有助于我们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维体系。历历在目,方便我们调取知识,高效学习。同时不断更新。

    这样学习的每一本书,写作的每一篇文,都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加以联系旧知?并不断更新迭代,拥有极大的学习成就感。这样学到的新知识就不是单一、片面、局部化的呈现,而是有一个有机整体。新接触到的不同知识点,可以更细化、更丰富、深入充实我们已有的知识网络。

    知识量不是重点。能够内化并及时调用才是学习的目的。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读了很多,看似学了很多,但实际上大多没有真正掌握,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因此,我不提倡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密密麻麻的书本笔记……而是秉持少即是多的理念——建立不同结构的知识网、拥有多元思维模型、跨学科将知识关联起来。这样才能学得更少,但学得更好。

    《穷查理宝典》中关于基本、普世智慧中的第一条规则便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框架学习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h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