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为小学生解读诗词:塞下曲(卢纶)

为小学生解读诗词:塞下曲(卢纶)

作者: 翰墨拾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2-08 00:1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唐朝诗人卢纶的这首五言绝句《塞下曲》。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这个人曾有在边塞行军打仗的经历,所以他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先来看题目。塞下曲是古时的一种军歌。通过题目,我们就很明显地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单于的单是个多音字,可以读作简单的单,但在这里读chan,单于是匈奴的首领,这里可以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或者说唐朝在边塞的敌军首领。诗意大体是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将军发现敌军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的弓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出了一场激烈战争的前奏。

       诗的意思我们很容易理解,但其实诗中还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认真琢磨。先来看第一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诗由写景开始。那真得是简单地写当时的景色吗?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这个夜晚是月黑风高的,而且从后面“大雪满弓刀”来看,今晚就要下雪了。动物们对于天气的敏感度比人类要高很多,如此恶劣的夜晚,本该找个安全温暖的地方躲起来等待这场大雪的到来,而且还是半夜,按理说也是在休息的,可偏偏要高飞于天。这不是违反自然规律吗?那为什么呢?对啊,有人惊动了它们。是谁呢?对,就是逃跑的敌军,而且这次逃跑还是根本没有好好准备的,不然怎能惊起本在休息的雁群呢?这不是在打草惊蛇吗?你们看,短短10个字就让人看见了惊飞的宿雁、仓皇逃窜的敌军,写出了战前的紧张感。

       再来看第二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惊起的宿雁就是敌人逃跑的信号。将军发现了敌军潜逃,为什么不带大批人马去追,反而只带一支轻装骑兵队呢?你又体会出了什么呢?对的呢,一来轻骑快捷,可以很快就追上敌军,二来也显示出唐朝军队的高度自信,追你们这些人,几个人就够了!看这是怎样的自信啊!正要追时,忽然大雪纷飞,而且一会儿就“满弓刀”了。你们想一想,什么样的雪会有这样的效果?对,这雪一定是来得又急又大,当时肯定是冷极了!可将士们面对眼前的严寒怕了吗?没有!面对追上敌军后的那场即将到来的激烈厮杀怕了吗?也没有!所以,你再来反复读一读这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你读出了将士们怎样的英雄气概?是啊,眼前仿佛出现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形象!

       我一再强调,读诗要带着想象去读,那怎样才能带着想象去读呢?就是把自己当成诗人或者诗中的人物,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情感以及诗中的意境。你理解到了吗?

相关文章

  • 10月1日

    10月1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其四),卢纶的《晚次鄂州》,谢枋得的《花影》,晏几道的《临江仙...

  • 【书法】卢纶诗/塞下曲 · 林暗草惊风

    规格:四尺整张 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唐·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

  • 卢纶《塞下曲》

    一、作者介绍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

  • 塞下曲 卢纶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748—800?),“大历十才子”之一,字...

  • 蒙曼解读卢纶《塞下曲》

    朋友们,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卢纶的《塞下曲》第二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郦波解读卢纶《塞下曲》

    唐诗自盛唐进入中唐之后,虽然盛唐气象不再,但中唐的很多诗人,其实他们出生或者早年生活都在盛唐,都在天宝开元之际。所...

  • 李广射虎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塞下曲

    唐代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

  • 塞下曲(唐、卢纶)

    《中国诗歌集》DAG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塞下曲(唐、卢纶)

    《中国诗歌集》DAG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小学生解读诗词:塞下曲(卢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hk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