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edis 系列:持久化机制

redis 系列:持久化机制

作者: lincoln_hlf1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23:13 被阅读0次

    持久化机制

    尽管 Redis 是基于内存的 key-value 服务,但也可以进行数据的持久化,以便服务重启,数据能重新加载进来。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数据不丢失,Redis 为我们提供了好几种持久化机制:

    • RDB:即 Redis Database,在指定的时间间隔里将 Redis 内存数据镜像下来,保存到文件里。
    • AOF:将服务器对数据的写操作追加到文件里,相当于将所有的逻辑操作都记录了下来。
    • 无持久性:不进行持久化,性能最好。
    • RDB + AOF:将 RDB 和 AOF 结合起来,组合它们各自的优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机制吧。

    RDB 配置

    redis.conf 文件里我们可以针对 RDB 持久化方式进行设置:

    ### 快照设置  ###
    
    
    # save ""  空表示不进行持久化
    save 900 1  # 900 秒内如果有1个 key 值改变,则进行持久化动作
    save 300 10 # 300 秒内如果有10个 key 值改变,则进行持久化动作
    save 60 10000 # 60 秒内如果有10000个 key 值改变,则进行持久化动作
    
    # 如果持久化失败,则 Redis 不会再进行数据更新操作,直到恢复正常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是否对持久化的 rdb 文件进行压缩保存
    rdbcompression yes
    
    # 是否对持久化的 rdb 文件进行校验
    rdbchecksum yes
    
    # 要持久化的 rdb 文件名
    dbfilename example.rdb
    
    # 导出目录
    dir /opt/redisdata
    
    

    RDB 优势

    • 当 Redis 进行持久化动作时,它会先 fork 一个子进程,将数据的写入交给子进程,而父进程不会涉及到磁盘的 IO 操作,所以 RDB 的性能非常好。

    • 如果是在 Unix 系统上,还能充分利用写时复制机制。也就是子进程和父进程共用相同的内存页面,只有当子进程或父进程进行修改才会进行复制。这样节省了对物理内存的使用。

    • 由于 RDB 文件只存储了某个时刻的内存数据,并没有什么逻辑命令,所以在进行重启恢复时,能很快的加载进来。

    RDB 缺点

    • 虽然 RDB 的 fork 能使得 Redis 的持久化独立进行,但是一旦数据量比较大的,就会一直占用 CPU,可能会影响到父进程的进行。

    • 前面的 RDB 配置里我们提到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去触发持久化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时间间隔原因,导致我们将会有一定概率在这段时间内丢失数据。

    AOF 配置

    同样的,我们可以在 redis.conf 文件里对 AOF 持久化进行配置:

    appendonly no # 是否开启 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aof 文件名
    
    # 同步到磁盘的策略 默认每秒一次
    
    # appendfsync always  # 每次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秒一次
    # appendfsync no # 由操作系统执行,默认Linux配置最多丢失30秒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 文件超过比例则进行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aof 文件超过多少则进行重写
    
    aof-load-truncated yes # 如果 aof 最后的指令有误,则在重新恢复时忽略。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们看到有关 aof 文件重写的配置。之所以需要对 aof 进行重写,是因为 aof 文件记录的是逻辑操作。随着系统运行越久,操作命令将越来越多,日志文件也就越来越大了,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重写,以减少磁盘空间。

    当 AOF 进行文件重写时,会将内存数据重新整理一遍,然后保存到新文件里,接着再将新文件替换原来的 AOF 文件。

    AOF 优势

    • AOF 让我们可以以每秒的速度进行持久化,这样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数据的丢失。
    • AOF 采用追加的方式进行写文件,这样即使持久化失败,影响较少,而且能够使用 redis-check-aof 进行修复。

    AOF 缺点

    • 前面提到过日志会越来越大,需要靠重写来减少对磁盘的占用。

    混合持久化

    为了能将 AOF 和 RDB 的优势结合起来, Redis 在 4.0 之后启用了混合持久化,它的配置如下:

    aof-use-rdb-preamble yes
    

    当开启了混合持久化后,Redis 会 fork 子进程将内存数据以 RDB 格式写入 AOF 文件,后面会将重写缓冲区的增量命令以 AOF 方式写入到文件。这样的话,新的 AOF 文件就同时拥有了 2 种格式的数据。

    当需要使用混合文件进行恢复时,会先判断 AOF 文件的头部是否为 RDB 格式,是的话,先使用 RDB 的方式加载数据,接着再处理后面的 AOF 数据。

    这样的话就能加快数据的恢复速度,又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当然, 这种混合方式会使得 AOF 文件变得复杂,可读性差,而且得是 4.0 版本以上才能使用。

    总结

    Redis 的持久化都有它的特点,那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机制呢?

    • 如果我们的数据允许丢失,那应该关闭持久化方式,这样性能会很好。
    • 如果我们希望能尽量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那我们应该选择混合持久化方式。
    • 如果我们希望保证数据不丢失,那应该选择 appendfsync 为 always,只是这种对性能影响很大,所以一般都会直接考虑 mysql 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公众号「 阅新技术 」,关注更多的推送文章。
    可以的话,就顺便点个赞、留个言、分享下,感谢各位支持!
    阅新技术,阅读更多的新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dis 系列:持久化机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kx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