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灵与方法职场菜鸟成长记
如何对待批评与指责:闻过则喜心法

如何对待批评与指责:闻过则喜心法

作者: 正洪观点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10:20 被阅读13次

    古人常讲:“闻过则喜。”这种讲法反映两个现实问题:第一,根据缺什么就忽悠什么的原理,说明闻过则悲才是人的自然状态及习惯,而闻过则喜是对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第二,古人已经发现从批评与指责中,可以获取某种好处、利益或机会。

    可见,面对批评与指责,闻过则悲是自然状态,闻过则喜是智慧模式。面对批评与指责,古人都有如此智慧;那么,我们现代人,面对批评与指责,应当具有高于古人的智慧与办法。

    面对批评与指责,我们在思想与方法论上,应当解决三个问题,也即问对三个问题:第一,对方为什么会批评与指责我?第二,我能从对方的批评与指责中得到什么?第三,怎样才能恢复受批评与指责骚拢的情绪?

    一,遵守礼节,文明处之

    所有的批评与指责,都必须借势某种社会关系及规则来进行,如借势朋友关系、亲情关系、权利关系、同事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等等。因而,如何对待与处理他人的批评与指责问题,也离不开对相应社会规则的分析与判断。

    批评与指责,两者所借势的会社规则有所不同,因而对批评与指责需分别处理:

    第一,对待批评。由于所有的批评都是穿着礼貌的外衣,因而,对待批评,必须礼貌回应之。

    第二,对待指责。指责的实质是非礼貌或者不礼貌,其背后体现的是某种权利关系。指责可分为有权与无权两种:一是有权指责,主要包括来自上司的及服务对象的指责两类。对有权指责,必须按游戏规则处理,即礼貌回应之。二是无权指责,主要包括对方误认为有权的指责,或者自己认为对方无权的指责两类。对无权指责,可以采用不予回应、巧妙回避方式处理。

    二,抓住机会,获取信息

    从批评与指责中,能获取的好处、利益或机会,主要是指有价值的信息。一个人选择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自有其原因与必然性。我们从中,可以窥见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批评与指责所指向的对象来说,是十分具有价值意义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从中观见这个批评指责者的一些情况。包括其性情爱好、利益关系、价值取向、心情状态等等。

    第二,可以从这个批评指责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这就是古人所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第三,可以从这个批评指责者身上获取重信息。批评指责者,一般来说,是具有批评指责权利的人,或者是其自认具有批评指责的权利,因而他对批评指责所指向的对象,必然具有一定控制、支配或攻击的力量。对如此重要的关系事实,作为批评指责所指向的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批评指责所带来的机会,掌握相关重要信息。

    然而,由于由受闻过则悲自然习惯的影响,在受到批评与指责的情形下,人们往往被情绪所挟持,放弃了这个可以用来掌握重要信息的机会,这实为情绪与利益的双重损失。因而,在面对批评与指责时,最好将情绪暂且放一放、搁一搁,先把相关信息掌握了再说。并且,当一个人开始关注于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其情绪就已经回归理性状态了。

    三,认知升级,降维把控

    那么面对批评与指责,怎样才能快速调整情绪、平复心情?这里,有两种思维或心法可以利用:一是认识到对方是巨婴,二是认识到话语无意义。

    第一,意识到对方是巨婴。按照武志红在《巨婴国》中的判断,在中国有99%的成年人是巨婴。当然,一个人有巨婴倾向,不等于其所有行为都体现为巨婴特征,但是其在批评与指责他人时,则更多地表现出巨婴特征。当面对他人对你的批评与指责时,你要告诉自己:他是巨婴,他只是想控制我我而已。尤其是面对他人对你的强烈指责时,你要告诉自己:他是巨婴,他只是对外界的控制失败,要找个理由或原因来推卸责任,以平复其控制失败的后果。只要你能将对方当作巨婴看待,你就有足够的底气、智慧和心胸与其周旋,并应对自如。这种方法有点类似科幻小说《三体》所讲的降维打击。

    第二,意识到话语无意义。也即要认识到,对方对我进行批评指责的话语,只对他自己有意义,对我是并无意义。具体有两个心法:一是自我剥离、金蝉脱壳:面对批评与指责,必须意识到其批评与指责的对象,是我所扮演的角色、而非我本人,从而将自己从对方的批评指责中驳离出来。二是他人投射、与我无关。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因而,他人的批评与指责,只是其内心情绪的反映,他所看到的我、所不满意的我、所指批评指责的我,都是他心中的那个我,而非真实的我。总之,我的行为并不能影响他的看法与情绪,而他的看法与情绪也与我无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对待批评与指责:闻过则喜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l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