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凯夕在为小伙伴答疑解惑时遇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拿到的年终奖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甚至严重者都影响到了陪家人过春节的心情。虽然那个问题已经回答完了,但是我还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帮助更多小伙伴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毕竟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这种“不如意”的事往往才是常态。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如果你已经对这套理论相当熟悉了可以直接浏览第三部分,本文可能会让你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套理论。
【凯夕,致力于帮你用更少的时间,更好的解决问题】
一、“情绪ABC理论”是什么
“情绪ABC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指: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人的行为结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并不是因为A直接导致了C。真正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C的其实是我们因为激发事件A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如图所示,激发事件A本身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件,它本身不带有任何主观性。但当我们了解到这一事件后,我们内心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认知模式,而认知模式的不同也将给我们自己不一样的感受,此时便加上了我们自己的主管判断与情绪。而一旦产生了情绪,我们就会根据自己当前的情绪衍生出下一步的行为。
比如在工作中,领导给你安排了一个工作,但是当你工作到一半时发现隔壁的小张也在做同样的工作(激发事件A)。
此时,如果你觉得领导这是对你工作的不信任(信念B1),则可能会消极怠工,草草了事(结果C1);
此时,如果你觉得领导希望通过这个工作来判断你和小张谁更值得重用(信念B2),则可能发挥出全部的力量干好工作以胜过小张(结果C2);
此时,如果你觉得领导希望你们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让这个项目开展的更加完美(信念B3),则可能与小张沟通,协商如何相互配合,更好的开展工作(结果C3)。
二、为什么要懂得该理论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本文的写作原因仅仅是因为工作中的一个片段:“因为年终奖发少了,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影响了过节情绪”。但是身为职场人,甚至说在生命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不如意之事这不是极其正常的么?
如果每次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儿就要唉声叹气、要死要活,将会极大的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而工作状态不佳又会进一步造成犯错率的提高,导致新的错误的发生,那就必然又要受到领导的责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正确的看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不如意”,通过理性的处理获得对我们而言更好的结果。
三、如何在职场中应用“情绪ABC理论”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情绪ABC的核心观点和其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客观事件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如何在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这一理论。
1、确定真实的“激发事件”
通常来讲人们讲到“情绪ABC理论”会用大量的篇幅来讲述如何调整自己的感受(信念),从而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在职场中,很多时候确定“激发事件”则更加关键。
讲个简单的故事,某天小李和小张说领导可能要降她的工资(激发事件A)。小张听了以后非常难过,因为她觉得她平时工作都很努力,业绩也不比其他同事差。可是领导还是要降她的工资,一定是领导对她有意见,她就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发展前景堪忧(信念B1),顿时没了工作热情,整天郁郁寡欢(行为结果C1)。小王得知此事后不停的安慰小张,说可能是因为某次小张做的方案得罪了其他部门的领导,所以本部门的领导给别的领导面子,对小张象征性的惩罚一下,等过两个月了工资肯定还会恢复如初的(信念B2)。小张听后稍感安慰,逐渐调整了工作状态,又开始认真工作了(行为结果C2)。
一眼看去,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讲述的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是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激发事件A,小李只是告诉了小张这个“小道消息”,小张的薪酬根本没有任何变化,她之后的思想斗争都是基于一个“假的”激发事件的。所以在职场上,我们要对某个事件做出反馈前首先应该确定其是否真实发生,不然只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2、“都是好事”思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相比大家都听过,同样的,我们遇到的所谓不如意之事,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能是一件好事呢?凡事皆有利弊两面,我们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引起自己的不良情绪,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只从中看见了“弊”的那面。那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比如在工作时同事都甩锅,把一个很难搞的项目丢给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而不爽。而是考虑这个项目会逼着自己学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会让自己快速成长,从而更快的升职到更高的职位,是不是会好受一些?
3、“维持原样”思维
在遇到了一个对自己而言是打击的事件后,想必很多小伙伴会郁郁寡欢,工作没有干劲了对吧?那原本手头上的工作是不是也不想做了呢?
其实,如果遇到了一个对自己并不算太好的事件后,如果我们能坚持之前的工作状态,把应当完成的工作都正常完成,一周以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没有变化或者说一切变化都在可控范围内。因为不良事件的影响被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并未对其他事项造成影响。
在“维持原样”中你有效的进行了“风险隔离”,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应对了可能出现的其他风险事件。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平常心处之即可。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关注;
如果可能会帮你的朋友解决问题,请转发;
凯夕将持续为你分享各种有用的职场知识,帮你解决问题。
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和我沟通,来吧,让我们一起进步,变的更好^_^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路,如果侵害了您的利益,烦请告知,我马上撤换,感谢您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