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西安的早慈巷,位于今儿童公园东墙外,南起西举院巷东口,北至香米园南巷,长409米。
早慈巷开始叫枣刺巷,开拓于明景泰元年,当时西侧是贡院,是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因靠“贡院”考场,为防止越墙舞弊,在院墙头插满枣刺,久而久之,墙下的这条小巷就被人称作“枣刺巷”了。
为什么后来又叫早慈巷了呢?据传,清朝时东西举院巷住着许多赶考的举子,其中少数人出身清贫,整天饥肠辘辘。枣刺巷的穷苦老百姓大多心地善良,经常在早上送水给举子们洗脸,还送饭给他们。受过恩惠的举子十分感动,就把枣刺巷称作“早慈巷”,意思是“在早上做慈悲事情的巷子”。
满庭芳·西安的早慈巷怀古
枣刺罗墙,早慈古巷,时常梦上城垣。西门疏柳,紫燕舞潭烟。帝阙西街名胜,诉今古,人杰流传。则天帝,选贤拔秀,贡院艳阳天。
城河平似镜,春波鹅鸭,欢喜鸣喧。晚霞映,画图器宇昂轩,十里春风和暖,余年庆,夫复何言?霓虹幻,星光璀璨,不夜靓长安。
西安早慈巷的前世今生———
西安有一些巷名经雅化而来,早慈巷是其中之一。“早慈”含义晦涩,一些老住户认为其与明清贡院有关。早慈巷西邻贡院,住户都集中在路东侧,形成了“单边巷”的格局。
早慈巷,开拓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西侧是贡院,是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因靠“贡院”考场,为防止越墙舞弊,在院墙头插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1917年雅化为早慈巷,1966年曾改名为富强巷,1972年恢复原名。
一千多年前,武则天登上皇帝的宝座。求贤若渴的她对考试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在科举的时候武则天有时会亲自监考。因为武则天对官员考核极为严格,所有通过科考的人在变成官员前都有试用期,所以当时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大家熟知的神探狄仁杰、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还有姚崇、宋璟等等,另外武则天还首创了武举人的考试,名震天下的郭子仪就是武举人。
严苛的科举制度成就了武则天时期人才辈出的辉煌,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慈巷讲述的不仅是制度的改革更是人性的关怀。
早慈巷位于西安市儿童公园东侧,南至西举院巷,北接香米园,长409米。历史上早慈巷的街容街貌没有附近的东、西举院巷那么整洁,一度被称作“盲肠”。
如今的早慈巷延续古代格局,西侧原贡院位置有儿童公园、蓝空干休所、西安市第三保育院以及西安实验职业中专等单位,东侧则是密集的居民区。
在清光绪《西安府城图》上,早慈巷尚被标注为“东枣茨巷”,也就是东枣刺巷。在贡院西墙外,当时还有一条西枣刺巷,这条巷子在民国重绘的《西安府城图》上用虚线绘出,说明当时这条路已不存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贡院逐渐荒废,枣刺被人拔去当柴火烧了。没了枣刺巷子名不副实,附近人就叫它“早慈巷”了。
到了民国时期,早慈巷出现了一所重要学校,就是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据《莲湖区志·教育篇》著录,1927年省立一中与省立三中合并,设在早慈巷。 抗战时该校曾迁至洋县,抗战胜利后搬回,改名为陕西省立西安第一中学。1949年省立西安一中从早慈巷迁至西七路,它便是西安一中和西安中学的前身。
2022.0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