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77567/4d0169c538f86204.jpg)
有些时日未更新了,离上一次发文已过去一周的时间。
在吴老师的《激荡四十年》里写到:
在后来的两个月里,暴风影音连续涨停39次,创下A股历史上最长连续涨停记录,其市值超过了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中国股民对它的“热爱”,根本无法用理论或模型来解释。当它的涨停板记录达到20个的时候,仍然在媒体上听得到种种商榷和质疑的声音,可是当第30个涨停板出现之后,所有的人突然变得非常寂静了。这应该是集体心理的理性防线被击穿后,由极度亢奋而导致的窒息性思维停滞症状。
这是2016年股市牛市里最后阶段的一个缩影。在前二十日谁也不会想到十万会成四十万,更想不到的是,这财产最终在六十日内,涨幅4000%,而我记忆中有这样的涨幅级别出现是火箭队的老板亚历山大,他94年购买火箭队花了8500w美元,17年以26亿美元卖出,涨幅2500%,用了23年。这样完全背离财富逻辑和基本面的七彩泡沫,也终于破碎在空气里,那唯一敢跟下来的,估计都是操纵者的左膀右臂。这段文字如今读来,让心里还难能平静,中间还夹杂一丝一丝遗憾,为什么在第20个涨停时,不再跟进他十个。因为,在行为经济学里讲: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在知道涨幅之后,就是确定收益与赌一把会选择前者,事后诸葛永远没有说服力。
这样的极致疯狂,我们虽不敢参与,也最好不要参与。但是,在大经济周期下,也会存在财富膨胀的机会。正如晓波老师在自己的散文集里所描述的:
20世纪90年代末,房地产业悄然趋暖,在财经世界浸淫多年的我,对照欧美和亚洲列国的经验,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行情,而我一生中也许只能经历一次。于是,我将几乎所有的稿费积蓄都投掷于购房。这是一个特别单纯的行动,无须寻租、无须出卖。你只要有勇气并懂一些货币杠杆的知识,购入即持有,持有即出租,一有机会便抵押套现,再复循环,财富便如溪入壑,水涨船高。
他利用自己的学识,结合欧美市场的发展规律,踏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房地产爆发性增长的年代里,不遗余力的将自己辛苦写作赚来的稿费扔进财富的漩涡中,随之极力旋转,直至底部,尔后看到海平面上的朝阳。
膨胀多时的房地产,确是任何强国绕不过的发展逻辑,朝前看美国日本是伴随着房产的泡沫获得快速的发展,往后看越南和朝鲜也在模仿这样的进程而叫人看到希望。当时那个看似疯狂的滴滴,毫无头绪的扎进网约车市场,疯狂的补贴乘客,却连创始者uber也被他收购,以2-3年的时间,就已经开始盈利。当然这已经是过往的事情,要拿行为经济学里的我说的第一条来论证了,在确定的收益与赌一把之间选择确定的收益。那如果换做是今天的比特币呢?你会选择花个几万美元去赌一把吗?如今北京的房市已经到了6w+,他09年的时候还在20000左右,不到十年,翻了3倍,到2028年,你又会看到12w均价的北京吗?去年西安房价还在7000多,如今的房价在13000,它又会缩小与北京的房价的差距吗?
今晚在京东,洋洋洒洒的买了11本管理与经济的书籍,并且以230元买到了500余元的图书,全靠了那个“100-50”的读书日活动。夜晚,终于找到一部稀缺性十足的摩拜3代——三文鱼,就是摩拜最新款的产品,悠闲轻快的骑行在回家的路上。十年前,就少有人知道京东,摩拜自是还没有踪迹,如今却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都在一定时间让人认为是非理性的,却因为方便了生活而让人信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9977567/41c27a64dcf9059c.jpeg)
一个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这是罗胖子在2017年听到的最有启发的一句话。看到我此文所描述的事情后,我也想说:
一个看似混乱的毫无理性的事件,背后可能还藏着一个更深的逻辑与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