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上有一套《胆小别看画》,作者选取了很多大家的画作,从中讲解画作背后的“恐怖因素”,有一些作品确实带着让人细思极恐的因素,但我想“吓人”应该不是作者写书的初衷。
什么叫“恐怖”?它是一种对你自己而言,一接触就充满战栗,从心底泛出的深深恐惧,仿佛恐高者踩上玻璃栈道,怕黑者独行于幽深洞穴。但看了作者的解读,我看见的不是“恐怖因素”的“恐怖”特质,而是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性别的人中拥有的偏见。
“恐怖”的来源正是那些人为构建的偏见,比如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孩童只被当作成年人的缩小版,他们被要求按成人一般穿着、谈吐,毫无孩童的天真可言;女性在封建时代的地位远低于男性,女性画家自己的作品需要获得认可,有时还得让外界认为自己是男性,当作品大受欢迎时,画家被大众知道自己的性别,大众们更乐于去消费画家的私生活而非作品本身…
“恐怖因素”实际上都是由身为人的我们创造出来的,人才是恐怖之源。因为它存在,所以才需要我们正视、直面、反思,毕竟只有将阴霾打破,才可见尘世之光。
网友评论